学习需要博采众长,借鉴更是提高自己的捷径。因为搞写作,所以,身边的朋友多为作家,至少也是喜好读书之人。朋友们在一起时常提到最近阅读的书,并相互交流意见和观点,只是大家侃侃而谈的,不是卡尔维诺、爱伦·坡、狄更斯,就是另外的一长串的名字:村上春树,加西亚·马尔克斯,巴尔扎克……虽然对于这些作者以及他们的作品,我都比较了解,但因为阅读外国作品较少的缘故,每当此时,我便只有沉默。但毫无疑问,在大家意识的潜规则里,读古代文学作品的,看不起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读外国文学作品的,看不起读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
过后一段时间,我闭门谢客,钻进书房恶补外国文学,也好减少朋友们交流时的尴尬,心想:上学时已学过不少外国文学的课程,基础还是有的,现在补起来,也不至于太费劲吧。
真正捧起书时,才知道自己想错了。尽管选择的都是如雷灌耳的名著,但无论怎样硬着头皮也读不进去。是名著不好吗?当然不是,不优秀怎能经过许多时间和许多智者的检验。名著之所以能够成为名著,自有其超越其它作品的魅力。那么,我又为什么会读不下去呢?前些日子有个机构做了个“经典为什么死活读不下去”的调查,结果认为“它实际上是当下我们的图书出版界、读书界这种‘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盛行,远离经典、轻蔑经典的风气的折射和反映”,是不是有道理?且不去管它,就我自己的阅读实际,细究起来,不喜欢读外国小说的理由,有这么几条。
首先是外国小说有相当一部分故事性不强。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讲故事,除极特殊的想通过小说来起到表达某种思想的目的外,一般来说,衡量一部小说好不好的标准,就是它所讲的故事吸不吸引人。作为写作者,与普通读者不同的是,读小说时,我可能还要关注其结构、布局、语言等文学因素;同时作为读者,我又愿意享受阅读小说所带来的感官愉悦和“书记”饕餮。可是,在一些外国小说,比如《傲慢与偏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小说中,时常出现长达数页的、大段大段的议论,给读者以枯燥之感。
其次,也许由于生活习惯使然,“文学包含了一个民族的思想、风俗、感情、习惯、理解、情操、宗教、语言等,还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许多外国小说对于故事的讲述,太过于琐碎。虽然说细节决定成败,可读者,仍然渴望获得更多的细节以外的故事。同样是写下象棋,文学圈里许多人都认为我国作家阿城的《棋王》显然受了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象棋的故事》的影响。即使这样,仍不妨碍我热烈地喜欢阿城的《棋王》,而认为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略显一般。
再就是外国小说中的人名太长、太乱,时常让读者搞混、搞错。这实在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读起来错综复杂,经常读了后面忘前面,令读者摸不着头脑。
还有,就是文学手法的运用,谨慎分析之后,觉得似乎并不像朋友们夸得那么完美。比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语言叙述非常流畅,几乎没有什么破绽,但也没有自己的特色,如果硬要说特色的话,那就是口罗嗦,所有的话都不直截了当,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偏要敷衍上很多句,让人生疑。比如《毁灭》《绞刑下的报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早年从鲁迅先生的著作里知道它们时,感觉既伟大又神秘,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冲动,但当时限于条件,可望而不可及。许多年过去了,前些日子找出来翻开读时,尽管脑子里仍闪烁着美好的印记,读起来却味同嚼蜡:语言直白,故事简单,叙述直来直去,文本中不时跳出几句高尚得令人发冷的话语,主题或思想单纯得跟小学生作文一样。
西方著名文化批评家圣·艾弗蒙曾说:“没有人比我更尊重经典的作品,我欣赏其中的精神的崇高以及知识的渊博,但是宗教、政治机构,以及人情风俗的差别都已经在这个世界里造成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应该把脚移到一个新的制度上,才能适应现时代的趋向和精神。”的确,先不说好和不好,至少外国小说中所展现出的人情、风俗、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都是我所不能接受的,还有文本中那种说话风格、那种语感、那种做事的约定俗成、那种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与我的喜好格格不入。这就像中国的面条和西餐、就像尖椒炒土豆丝和热狗、就像羊肉泡馍和比萨,比不出谁好谁坏,只能说你好不好这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