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者,懦夫有立志”,又云“奋乎百世之上者,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此盖谓凡高尚英伟之士,其坚毅勇猛之人格精神及轩敞宏远之心胸襟怀,必当予后人以闻风向慕与激励奋发之感召,亦即古人所谓“遗泽未斩,模楷在望”者。当距今整整一百年前,为着推翻满清封建专制、创建民主共和之政体,以孙中山先生领衔之一干革命党人不惜以身相殉,以其大智慧、大手笔、大魄力终使民国得以奠基肇建,真可谓亚圣所称赏赞誉之“奋乎百世之上”而兼有“伯夷之风者”。
然则,今日论说民国史之书籍泥沙俱下、薰莸同器,类多转贩并道听途说之“聊斋”而已,如何方能拨云见日,藉由史学家之“正史”笔触,俾使读者近距离领略感知那一段烽火乱离交相编织之史事与人物?民国史研究专家伍立杨先生近著《先觉者——在民国生逢其时与生不逢时》,以近乎传统绘画“简笔泼墨”之手法,为革命“先觉者”描摹群像,再现仪容,不独简要勾描其平生事功,更能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将忠奸善恶媸妍美丑等人物一一“分部别居”,将志士豪雄置诸凌烟高阁,将宵小巨奸打入阴曹地府,空诸依傍之际快意评说,夹叙夹议之间褒贬评断,读来确乎是快意恩仇,酣畅淋漓。
中国传统史书之写法,有按年纪事即编年体者,如《资治通鉴》;有以列传形式为人物写真造像者,如《史记》及前后《汉书》“文苑”“儒林”“刺客”列传即是。《先觉者》一书则依循后者之创作路数,采“人物列传”形式,以孙中山、蔡元培、戴季陶、方声洞、朱执信、吴稚晖、章太炎及马君武等人一生之出处行止为经,以彼时历史情境、革命形势为纬,互为穿插交织、点染皴擦,作者每每于章节之收束阶段加以按语评注,俨若太史公笔法,无论是非曲直、臧否抑扬,在在可见其公允平正、无所偏倚之深邃眼力。
比如,书中论述葆有“文人底子、军人本色”之陈其美,因陈氏为孙中山在中华革命党时期之得力助手,中山先生对其倚赖有加并高度评价,伍立杨亦就其人一生忠勇无畏、嫉恶如仇之性格作出论断,云“陈其美的一生,不畏势力单薄,奋力与举世滔滔之蟒蛇虫豸豺狼虎豹相周旋搏战。知行结合天衣无缝。充溢大气魄、详策划、细弥缝、力操作,其手腕可惊……精力、智略皆有过人之处,而成时代醒目之符号,实为不知疲倦的职业革命家”(见书中第45页),为陈其美短暂而光辉之一生作一总结陈词。论述真若抽刀断金,不容钝眼置喙。我生也晚,对于陈氏英勇超迈之伟岸人格固无切身感知,然因南通乡先贤、革命志士沙淦前辈与陈其美曾有一番革命交谊,且陈其美任沪军都督时,沙淦曾任其参谋并协助陈讨袁,如此说来,则对于陈氏其人益增亲近欣悦与崇仰钦敬之感。
作为北大首任校长,蔡元培倡扬“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提出“以美育替代宗教”,且延请陈师曾创建中国画法研究会。百年之后,北大重建中国画法研究院,其意在赓续衔接“中国画法研究会”之美育传统,并由著名学者、画坛巨擘范曾先生出任研究院院长。陈师曾乃范曾姑祖,百年世事先后如此,足成现当代美术教育发展史上之不二佳话,由此亦可窥见由蔡元培先生首倡之“兼容并包”教育思想,于今日益发阐扬光大而未曾中辍间断焉!范曾先生近绘有《蔡公造像》,写其目光深邃有神、举止刚毅洒脱,恰与苍松古藤挺直不屈、刚健凝重之外形互为映发彰显,充分展现了蔡元培先生高华不滓、超迈脱俗之人格魅力与精神操守;而伍立杨于此书中谓蔡元培具有“圣者的明净”“书生与革命家的身份思想渊然融汇于一身”,亦恰与范曾之绘画互为表里,同为蔡公写照传神,精准且直截地勾勒出了蔡氏革命家而兼文人学者之伟岸襟怀与学者抱负!
伍立杨此书除却陈述辛亥革命史实渊源外,对于相关史实务必拨乱反正、以正视听,驳斥无稽之妄论、还原历史之本真,尤其可见对历史先贤负责的一片耿介质直之心。诸如全书最后一节《史学末流堕入魔道——附谈陈炯明》,就1998年春陈炯明之子陈定炎于香港为乃父做翻案文章,谓炮轰粤秀楼孙中山总统府为陈炯明部将所为,其父并不知情一事作出严正之驳斥,细述彼时历史情境,揭明陈氏阳奉阴违、率众叛变的滥恶小人真面目,理据充足完备、立论严谨不苟,乃以太史公式的精妙评点与诗意裁判,为陈逆画像,为先贤招魂。
历史风烟倏忽即逝,辛亥百年之后,回首审视来时路,曾有无数先觉者“以身试法”,乃有民国创建之举,开山始创之功实不可泯灭。伍立杨所著《先觉者》还原历史现场之真实场景,意在告慰辛亥诸位先烈,引领国人之民主自由意识,其所寄意,当在“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用心可谓既深且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