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4年03月19日 星期三

    卡夫卡姓名辨释

    曾艳兵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3月19日   19 版)

        对于喜欢甚至迷恋卡夫卡(1883—1924)的读者来说,2013与2014年均可算作是“卡夫卡年”,因为前者是卡夫卡诞辰130周年,后者是卡夫卡逝世90周年。在这跨年之间,也就是在卡夫卡的生死之间,做点有关卡夫卡的事情,写点纪念卡夫卡的文字,应该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评论家乔伊丝·卡罗尔·奥茨(Joyce Carol Oates,1938— )指出,卡夫卡是20世纪的最佳作家之一,“且已成为传奇英雄和圣徒式的人物;正如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在1941年说过的那样,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的关系而论,卡夫卡完全可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大概可以读出两点隐含其中的意思:第一,在1941年以前卡夫卡在欧美即便不是默默无闻,至少也是不见经传的;第二,卡夫卡的名声日隆与英美作家的认识和传播密不可分。时至今日,卡夫卡已经成为了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卡夫卡问题亦成为当今世界最有争议,且最有意义的问题。即便我们在这里只是约略探讨一下卡夫卡的姓名,也就是卡夫卡姓名背后的隐秘,亦是一个颇有意味的问题。

        正如卡夫卡式的作品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多、争议也最多的作品一样,卡夫卡其人也恰好就是卡夫卡式的。单就卡夫卡这个名字就能隐约窥见其中的端倪。卡夫卡(Kafka)这个名字就给人一种挤压、扭曲、尴尬、窒息的感受。而卡夫卡的一生正如其《乡村婚事》中所描述的:“我手无寸铁地面对着一个形体,他安静地坐在桌旁、望着桌面。我围着他绕圈子。感到自己被扼住喉咙快窒息了似的。第三个人围着我转圈子,觉得被我扼住。第四个人围着第三个人走,感到被卡住喉咙,就这样持续下去直到星辰运行到宇宙之外。万物都感到被卡住了脖子。”

        “卡夫卡”其实是他的姓,在捷克语中写作Kavka,为寒鸦之意,同时,捷克语Kavka与德语Krahe一样,其意义均来自对鸟叫声的拟音。不过,卡夫卡的祖先选择这一姓氏却并非源于捷克语或德语。卡夫卡的祖先们在由捷克农民包围着的犹太人居住区里至少生活了一个世纪,他们中许多犹太人后来不得已接受了德国姓氏或捷克姓氏,而卡夫卡的祖先却有意回避这种亲德或亲捷克的行为,选择了斯拉夫姓,个中原因既是出于无奈,又仿佛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当然,在意第绪语中“Jakovke”原本是雅可布的昵称,这也许是卡夫卡的祖先选择这一姓氏的更重要或更隐秘的原因。

        关于卡夫卡的名字,卡夫卡的朋友和遗嘱执行人马克斯·布罗德说:“弗朗茨·卡夫卡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是赫尔曼和尤利叶·卡夫卡的儿子。‘卡夫卡’这个名字源于捷克文,其字面意思(正确的写法是Kavka)是‘寒鸦’(Jackdaw)。在赫尔曼·卡夫卡商号的公函信封上就印着漂亮尾巴的大头鸟作为标志,弗朗茨早先给我来信时经常用这种信封。”

        “Jackdaw”大多被译为寒鸦,有时被译为穴鸟,还有译为鹩哥的,但译为寒鸦或许更为准确。关于寒鸦,《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寒鸦,亦称“慈鸟”,“小山老鸹”。鸟纲,鸦科。体长可达35厘米,上体除颈后羽毛呈灰白色外,其余部分黑色,胸、腹部灰白色。冬季常同秃鼻乌鸦混合成群。因其体型甚小,可资识别。寒鸦早在《诗经·小雅·小弁》就有记载:“弁彼鸒斯,归飞提提。”意思是说:“那些快乐的寒鸦,一群群飞回巢中。”弁,快乐。鸒为鸟名,因其鸣声“呀呀”,故又名雅乌。这就是寒鸦了。《不列颠百科全书》则这样解释寒鸦:“雀形目鸦科(Corvidae)鸟类,形似乌鸦,长33厘米,黑色,顶灰色,眼似珍珠……”可见寒鸦并非乌鸦。“穴鸟”,《辞海》中不可查。至于“鹩哥”更像是俗称,而非正式学名,这里可以略去不论。

        寒鸦,或者说穴鸟在布拉格应该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鸟。1895年,里尔克在他的短诗《冬晨》中写道:“瀑布已然冰冻,池塘边蹲伏着穴鸟。”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是卡夫卡的布拉格同乡,比卡夫卡年长8岁。他早年的许多诗都是描写布拉格的日常生活景象。由此可见,寒鸦作为卡夫卡的姓较为平常,但其含义却颇有些不同寻常。

        至于卡夫卡的名字“弗朗茨”也颇有些来历,这得从卡夫卡的祖父说起。卡夫卡的祖父雅各布·卡夫卡,生于1814年,在九个孩子中排行老二,在捷克沃塞克村一间窝棚里被抚养成人。按照当时的法律,他不能结婚;1789年颁布的一项旨在遏制犹太人口增长的法律,只准许犹太家庭中的长子获得结婚许可证,而雅各布有一个比他年长一岁的哥哥。1848年的革命废除了这一法律,也正是这一年弗朗茨·约瑟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弗朗茨·约瑟夫一世(Francis Joseph,1830—1916)是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于1867年建立奥匈帝国,任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登上王位时年仅18岁,直到1916年去世,他在位长达68年。卡夫卡生活的时代基本上处于这位皇帝的统治之下,卡夫卡的家族及本人的生活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过这位皇帝的影响。弗朗茨·约瑟夫皇帝曾宣布废除对帝国境内的犹太人社区的种种限制,这项政策无论对犹太人还是哈布斯堡君主国都有深远影响,一个在欧洲被四处驱逐却依然坚持自己的独特存在的民族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于是,卡夫卡的祖父雅各布总算可以结婚了。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邻居家的女儿娶进家来。这一年他已经34岁了。4年后,即1852年,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出生。1883年,卡夫卡出生,是赫尔曼的头生子。父母给他取了一个和皇帝一样的名字:弗朗茨。可见,卡夫卡的命运与这位奥地利皇帝还真有着某种隐秘的关联。

        顺便说一下,日本当红作家村上春树在本世纪初写了部小说《海边的卡夫卡》,这个海边的卡夫卡与弗朗茨·卡夫卡的确有些关联。《海边的卡夫卡》的主人公名叫田村卡夫卡,像《美国》的主人公一样,是一个漂泊少年。他读过一些卡夫卡的作品,譬如“《城堡》、《诉讼》、《变形记》,还有奇特行刑机器的故事”。小说开头的引子题为“叫乌鸦的少年”,似乎在影射作为“寒鸦”的卡夫卡。但寒鸦与乌鸦显然有所不同。至于田村为什么给自己取名卡夫卡,他是这样解释的:“谁也不肯帮我,至少迄今为止谁也不肯帮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干下去。为此必须变得强壮,如同失群的乌鸦。所以我给自己取名卡夫卡。卡夫卡在捷克语里是乌鸦的意思。”这里,“失群的乌鸦”显然不是卡夫卡名字的真意,虽然不无道理,但最多只能算是村上春树的理解和阐释罢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