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学》的两个奖,《北京文学》奖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已经分别办了六届和五届,走过了十余年。一个奖评了也就评了,颁完了很难再引起更多的关注和思考。作为当事者,我总有些话想说,想与关注《北京文学》、喜爱文学的朋友们交流共享。不管怎么说,除了说钱,说房,说官,说文学总算还是有点意思的,物质再怎么挤压,精神总归要有出口,要有寄托。文学就是这寄托的小天地之一,《北京文学》这两个奖也算是这小天地之中的一小块园地。
《北京文学》两个奖一直是默默耕耘的奖。似乎没有过轰动效应,但一如既往地办着,编辑部的一帮人一如既往地劳作着。好像生来如此,本应如此。但仔细一想,还真非如此。在当下,坚持十几年办奖,需要坚持,定力,信念。除诺贝尔奖外,国内的恐怕只有鲁奖、茅奖还较为大众所知,其余的文学奖几乎只有圈内少数人知道。比如骏马奖,庄重文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当代文学奖,老舍文学奖(老舍散文奖也由北京文学主持颁发),华语传媒大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小说月报百花奖,等等,比起明星八卦、影视大片等主流文化,知道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正是这些奖,为文学生态的多样性出了力。在影视、网络这些流行传媒主导的当下,这十几个、几十个奖项加起来也似乎没有一部大片的影响大,但绝不是说文学不重要。莫言所谓无用之用。文学被广泛借用了,消费了,人们却不买文学的账。洋河酒广告一气用了“海之蓝,梦之蓝,天之蓝”三个诗意的说法,谁在乎它是文学的?至于地产广告,更是肆无忌惮、肉麻无比地模仿文学的腔调,每一个地产广告都赛过一首田园诗,谁又在乎它的文学性?这些东西又能为文学增添什么?
在市场中,文学处于空气的位置,当它是雾霾的时候,大家抱怨它,当它晴澈万里的时候,被人忘到九霄云外。关键的问题是,像空气一样,文学不值钱。而这个世界是按钱来评估位置的。
但我要说,像空气一样,文学不可缺少,也不会缺少。《北京文学》两奖就是一种空气,是一种良性的空气。12年评出的作品,百余部优秀之作,尽管是小气候,但对于净化文学的空气,促进人们的精神健康还是有益的。
《北京文学》两个奖至少有两点让我想说,一点是关注现实,一点是重视新人。
关于现实。选稿方面最深的体会是,《北京文学》注重现实关怀,喜欢贴近现实的作品,讲究故事性,所谓“好看小说”。人们不太容易说清什么是好看小说,但容易感受什么小说不好看。30年来,中国文学走过了西方花了100年走过的文学创新道路,读者已经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叙事搞怪,但叙来述去,还得回到现实生活上来。一个作家不是生活在别处,而是生活在此处,不是生活在天堂,而是生活在地上。《北京文学》的报告文学奖最能说明问题。十几年来,《北京文学》坚持把报告文学放在头条,在国内的杂志中绝无仅有。这次获奖的五个报告文学,四个关注现实。叶多多的《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记录一个普通农民对滇池的舍生取义式的保护。朱晓军、李英的《让百姓做主》,从一个村庄的罢免事件着眼,记录了中国基层法治进程的艰难迈进。刘元举的《啼血试验》,展示了当下举步维艰的高教改革进程。苗秀侠的《迷惘的庄稼》,关注广大农民工留守子女的生活和求学现状。不仅这四部作品,每一届《北京文学》奖的报告文学,都是现实打头。
中短篇小说的评选也如此。乔叶的《盖楼记》让我记忆深刻。当时七名评委,投票前好几位都对其写法提出质疑,认为太像报告文学,但最终还是将票投给了它。原因就是乔叶关注现实的情怀和历史意识。她以纪录片式的手法呈现农民盖楼、拆楼以获得拆迁款的过程,抓住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细节。陈应松的《一个人的遭遇》也能佐证。这部小说写一个下岗职工的上访,细致逼真地呈现了他争取权利和遭受种种不公正对待的全过程,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他四部获《北京文学》奖的中篇小说,方方的《声音低回》,杨少衡的《读一个句号》,丁力的《房东》,荆永鸣的《北京房东》,无一例外都有现实关怀。
重视新人。这次《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的十位获奖作家中,70后、80后占一半。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80后作家,蒋峰、孙频。孙频的作品经常入选《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她的勤奋和高产有目共睹。蒋峰个性鲜明,是80后作家中最接地气的写作者之一,他的沧桑感和语言质感很鲜明。三位70后作家乔叶、张楚、东紫,他们近几年的创作实力和势头,即使放在当下整个小说圈子中也是突出的。
评选中,我能体会到评委们对年轻作家的期待和特别关注。如果面对水平相当的两部作品,成名作家的作品和年轻作家的作品,评委们基本上会倾向于年轻作家。在听评委发言的时候我深有体会。认为评奖不重视新手,或许是一个错觉。其他刊物和评奖我不敢说,但在我经历的最近三届《北京文学》奖评奖中,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手心手背都是肉,谁获奖都是编辑部的光荣。编辑部从社长到编辑,为了发现好作品,挖空心思。同事王秀云在微博上晒自己的读稿体会和经验在圈内都出了名。编辑部有个硬杠杠,每个编辑每月要看最少一百份自然来稿。专门设立“新人自荐”,专发新手处女作。
优良的精神空气就是在这样的工作中,在评论家、编辑与作者、读者的互动中生产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