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学者周有光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我看了,很好。”“但假如我去考,一定考零分。”在他看来,央视这档热门节目里的有些字不好写,也不常用。“原来规定有7000个通用汉字,现在把通用汉字增加到8000多个,这个数量超过了人们的承受力,实在有点太多了。”(2013年11月11日北京日报)
周有光先生的话也许有戏谑的成分,但我认为这话很严肃。要让我们办一个类似“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把人考地死去活来,那也不难。只需找几本古老的书或字典,弄一些稀奇古怪不常用的文字,就可以了。但是,拿这个“考试结果”来衡量汉字面临的危机程度,那就有些滑稽甚至危言耸听了。汉字书写危机的确存在,但远不如电视上生僻字考试表现出来的那么夸张,我们其实是高估甚至是夸大了汉字书写的危机。
面对汉字,乃至更为博大的汉语,我们需要两个正确的态度:
一是传承的态度,一是使用的态度。传承的,是汉字的文化属性;使用的,是汉字的工具属性。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智商、时间有限,让我们重复古代私塾四书五经式的学习很是不现实甚至荒唐,除非让我们复古、不再接触经书之外的知识。所以,我们只能在有限度的传承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汉字的工具功能。平心而论,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使用的汉字真正有多少呢?有很多汉字,我们只需要认识就可以了,想想那些繁琐的笔画和微乎其微的使用率,记它有必要吗?
不可否认,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锻炼了某几个手指,却让我们忘了某些汉字的写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瑕疵就反对电脑的运用、否认互联网输入方式的意义和作用,不能因为这个瑕疵夸大汉字书写乃至汉语的危机,更不能无限放大这个瑕疵进而排斥外国语言。周有光先生在《汉字声旁读音便查》一文中说:“汉代汉字学以现代汉字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今天和明天的使用服务,尽量减少汉字在应用中的不便。在汉字学的领域里,应当厚今而不薄古,开今而不泥古,用今而不废古。”这才是对汉字的正确态度,但我们今天呢?我们忽视了“今”与“古”的平衡性,我们忽视了使用汉字目的双重性———传承和方便。甚至,我们还有一个嫌疑:“借助夸大汉字书写的危机来排斥英语甚至数学这些现代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
我们从小学时代起到高中毕业,经过了多年的汉字书写强化训练,这种基础不是电脑键盘能够彻底毁掉的。偶尔性的“失忆”,从记忆规律上看也是短暂的,稍微强化即可恢复,何必用放大的危机论来展示呢?
1930年,胡适在给夏蕴兰的信中说:“你信上似乎轻视英文的功课,这是错的。我劝你借这机会努力学一种外国文,要学到看书作文全有乐无苦的境界。这便是打开一条求知识学问的生路。故纸堆里翻筋斗,乃是死路,不是少年人走的。”这些话,现在看来的意义远大于八十多年前。我们,是否需要正视汉字书写这个问题呢?
河北省滦南县姜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