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9月11日 星期三

    从百年变迁、保钓学运到两岸身份认同

    台湾作家郑鸿生作品讲述家族史与自我成长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9月11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丁杨)“郑鸿生的作品是用文学方式来书写并进入历史,有理论视野,从现代化之路来找寻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和差异。”日前在京举行的题为“台湾的认同问题与世代差异”的郑鸿生作品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学者钱理群这样评价近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青春之歌》、《寻找大范男孩》、《母亲的六十年洋裁岁月》3本书。这3部作品的作者郑鸿生生于台南,大学时代曾积极参与台湾青年学生的保钓运动、校园民主抗争与民族主义论战,虽在台湾大学读哲学,留美又读计算机硕士,但多年来笔耕不辍,成为颇有建树的以非虚构作品写作见长的知名作家。

        前文提到的3部作品所涉人物与事件发生的年代各不相同,但都与郑鸿生家族历史、个人成长有关,与台湾社会百年变迁不乏交点。早在2001年底已于台湾出版的《青春之歌》副标题为“追忆一九七〇年代台湾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华”,书中以1971年台湾大学保钓运动为主轴,记叙了六七十年代台湾一代知识青年的精神追求与理想和现实间的挣扎;《寻找大范男孩》是写作者祖父、父亲和作者本人3代人的故事,时间跨越近百年,涉及多个历史事件,以家族史方式折射台湾百年历程;《母亲的六十年洋裁岁月》则是作者为写《寻找大范男孩》搜集家族历史资料过程中,与其母交流有感而生的写作缘起,以女性为主角记录台湾社会大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3本书有不同的角色,呈现不同时代的台湾社会变迁,共同的轴线则是不同时代的身份认同问题。”郑鸿生说,“这牵涉到三四代人的感情差异。3本书的内容紧扣身份认同与世代差异问题,这些问题并非孤立,而是整个中国自我认同问题的一部分。”

        这3本书在台湾出版后产生了不少反响,先后获得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台湾文学馆“台湾文学奖”等奖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