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思维逻辑下的众多概念已经不再流行了,我们知道了人种分类是伪科学,也明白了人类体质特征的差异其实是几万年来生存于地球不同环境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而已。在西方学术著作与公众媒体上已很难找到“蒙古人种”、“黄色人种”这样对东亚的标签了。不幸的是,这些标签及其代表的种族思维在两百多年来种族思维的受害地区如中国,却还远远没有成为陈迹。
——罗新《我们不是“黄种人”》,介绍了美国学者奇迈可《成为黄种人:种族思维简史》一书,文章指出:蒙古人种、黄色人种、黄皮肤等名词均为种族观念下的建构,并无科学依据(载《东方早报》“上海书评”5月12日)
(学界有人认为)洪业的史学功力不亚于陈寅恪、顾颉刚与钱穆;整理国故比胡适更有成绩。但为何声望远不如这几位大师?一则是因洪业集中精力做基础工作,编了六十多种引得,但这是供人使用的。二则洪业写文章不求闻达,最重要的著作是《礼记引得》与《春秋经传引得》两篇序文,解决了很多历来争议纷纭的疑问,在本行之外却少为人知。他关于杜甫的巨作是用英文写的,读者有限。其外,洪业办教育训练学生,毕竟分散了他研写的精力。再者,他和洋人共同筹办哈佛燕京学社,被人以为是洋机关;二战后在哈佛只有研究员的名义,更少为人注意了。
——《洪业传》作者陈毓贤谈洪业(载《南方都市报》6月2日)
一个现代国家的发展,与它的中产阶级成员有很大关系,中产阶级代表了很多稳定的因素,当今许多国家能够维持一种民主有序的权力过渡,和中产阶级有很大关系。他们追求民主、法治、开放的舆论,但又不希望通过暴力去获得。他们的需求会促成民主和平的到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中国也会走向这样一条道路。
——《“中产”中国》作者李成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谈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载《经济观察报》“书评赠刊”5月3日)
刘庆邦具有一种才能,就是从最普遍性的日常生活里,发现和传达价值。土地的贫瘠,生计的艰困,伦理的严谨,道德的整肃,在他的笔下,释放出了诗意。苏童的气质则是飞扬的,生活的沉重在他是可化作羽毛轻盈上天,很多不可能的事情他都变成可能,好像他笔下有一个奇境,坚硬的现实一旦进入,全都貌似神离,成为另一种存在。迟子建是大自然的通灵者,她可以告诉我们许多秘密,就隐藏在司空见惯的表面之下,当秘密透露,表面还是表面,但世界全变了样。
——王安忆谈自己心目中的三个短篇天才刘庆邦、苏童和迟子建(《新京报》“书评周刊”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