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3年04月03日 星期三

    话说“好书”

    曹小鸥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4月03日   03 版)

        这两年,出版界的朋友越来越多,时常会收到他们寄来新印制的书籍,有时是一本两本,有时是一系列或者一箱,从内容到形式都很丰富。日积月累中,在一次次地面对这些书籍的去留之后,我突然有了对“好书”一词探求的兴趣。  

        在《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开卷有益”是这样解释的:“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意思是读书有好处。”在这里,我想可以做个补充:开卷是一个动作,同时也蕴含了中国古代书籍的某种形制:卷轴。卷轴经由简策而来,后又演进出册页,册页制便是今日所有纸质书籍的基本形式。如此说来,书籍的“有益”,还当与“开卷”的样式相依附,是否是“好书”应该决定于此二者间的和谐,这就是书的设计。

        我这里有一些香港著名文化人和设计师赵广超的书:《笔记.清明上河图》、《一章木椅》、《不只中国木建筑》、《我的家在紫禁城》、《北京跑酷》、《笔纸中国画》、《十二美人》等等。

        赵广超先生是个能文能武的人,在那些书籍的诞生中,他既是写手,也是画者,更是创意者,他还领导着一个年轻的文化与设计工作室团队。他总跟人家说自己是做书的。通览他所有书籍,我们不难看到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偏爱。在这些书中,他将中国古代的艺术、典籍、图像通俗地讲出来,横向纵向地剖开给你看,让你不仅看到了而且明白了,更是惊讶于故纸堆里的东西竟然会在慢吞吞的讲述和低调有趣的插画里显得那么地生动。读他的书是不能着急的,最好还应该有一个好姿态,并且在一个雅致的环境里,至少得安静、有阳光,或者干脆正下着雨、屋檐上滴着水。  

        我们读书是有不同状态的。小的时候读教科书,总是愁眉苦脸,大一点了读专业书、读专著,心领神会与头大发疯之态交替,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读正经的书时不会吃东西只会作笔记,而对于读消遣的书,我们会千姿百态随便懒散。赵广超的书不知道该归于哪类,比如他的《中国建筑·自然组曲》,原本就只是讲了石头、泥土、树木、人的故事,我们完全可以以看闲书的心情去对待之,然而一书在手,学术与思想如春风化雨,你便怠慢不得了。

        我想,这样的书就是好书。原因如下:一、内容是可取的、创新的;二、文图是互融互补的;三、所有的设计和装帧是需要的;四、视觉是美好的、触觉是舒服的;五、是值得收藏的。关于第五点需要说明,这个意义上的收藏与我们惯常的收藏因素,比如限量版、豪华版等等无关,这种收藏是拥有者主动地收藏,而不是取决于书籍“贵”与“贱”的商品属性。

        每本书本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其生命之完善要靠作者、设计者、出版者共同的付出,在打造一本书的过程中,这些人不仅意见要一致,而且要水平相当、修养相当才是。在亚马逊购书网上,我总看到读者在评论中对于外版书籍中文版之后的遗憾,一些是对于内容的翻译遗憾,还有就是从品相上来看就“此书已非彼书”了。DK以图册出版闻名,其排版、开本、色彩印刷和纸张克数都极其讲究,如若一切照搬,成本一定是高的,但我们没说买不起啊!但更糟糕的情况还有:中方出版商也大制作大投入了,但就是达不到原版的那个味道。原因无需点明。

        真心地向每本书呕心沥血的作者致敬!也真心地向默默付出的设计师和出版商致敬!无论今后纸质书籍是否会被替代,书籍的原始形态一定会在人类的历史中慢慢沉淀为某种记忆基因。今天,我们做好每一本书是值得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