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法文本《愤怒吧》这本书,在世界各地十分走红。出书当年,就重印12次,目前已被译成35种文字,两年累计发行450万册。据说,曾经轰动美国等好多国家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就是受这本书的影响而引起的。是什么样的书,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又是什么样的出版社,会有这样的眼光,策划出版了如此分量的一本书?我在试图了解这些疑问的同时,却对出版人的眼光与惰性这个看似不大相关的问题,产生出诸多联想与感慨。
先说这本书的作者。此人叫斯特凡·埃塞尔,1917年出生于柏林,1925年移居法国,1937年加入法国籍。二战中参加过法国反对纳粹的“抵抗运动”,还曾从纳粹集中营中奇迹般逃跑。当过公务员、外交官,参与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公约》的起草,后来成了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他一直追求社会公平和平等,支持弱势群体。自己出生犹太家庭,却为反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压迫而呼喊,谴责以色列施行恐怖主义。他还呼吁维护罗姆人(原流浪的吉普赛人)、无合法身份的外国移民、以及被软禁的昂山素季等民主人士的权益。
在法国,他是家喻户晓的保护人权活动家,有“愤怒绅士”之称。今年2月26日,他以95岁高龄逝世后,法国及世界多国媒体,又对他充满传奇的经历及对社会的贡献,广加报道与颂扬,更加扩大了他这本书的影响。
再说这本书的内容。全书只有薄薄的32面,是本不起眼的小册子,但它却极富针对性。其愤怒的矛头,直指当前世界全球化及经济危机。指出当今世界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太多的严重不公平;二是对人基本权利的侵犯。认为财富被少数人占有和垄断,造成贫富悬殊,社会不平等,弱者权利被侵犯。敦促人们深入思考,寻找“愤怒”的来源,要对那些只向年轻人指引痛快消费的宣传手段,以及对弱者和文化蔑视的现象,发起和平反叛,积极参与改造世界的活动。
不难看出,这些观点,正迎合了西方许多年轻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情绪。书中关于遏制寡头暴利,反对缩减福利,宽待难民移民,弃核环保,维护人权和人道主义等主张,正好与众多民众的诉求相吻合,以至该书的问世,无形中成了推动“愤怒者”群起表达愤怒的催化剂。这也许是媒体把此书与“占领华尔街”风潮相连的原因吧。
至于说此书的出版,那更富传奇色彩。尽管埃塞尔一生竭力倡导公平、平等和人道主义,但他出版这本书时已经93岁了,此前并未将自己的理念系统化,更没有想到要把它写成一本书。而促成这件事的,恰恰得益于一名不知名出版人的独到眼光。
这本书是由Indigene出版社出版的,这是巴黎一家很不起眼的出版社。该社创办人,有一天在观看电影中,偶然听到斯特凡·埃塞尔在片中,讲到他年轻时投身反纳粹“抵抗运动”感受的一段话。大意是,投身抵抗,就是不甘心蒙受羞辱;就是不能只追求法律上的合法性,而放弃追求道义上的合法性;就是当我们所获得的,违背我们抵抗运动所要争取的价值时,就必须继续抗争。这位出版人从这番“抵抗论”中仿佛听出了弦外之音,联想到当前诸多社会矛盾,特别是年轻人对社会不公平那种自发的不满,觉得这可能是个现实性强、又广得人心的话题,很有深入挖掘的价值。
于是他主动走访埃塞尔,把他当年参加反对纳粹的抵抗,与后来他反对社会不公平的抵抗,前后联系起来思考。经过多次约谈,终于把埃塞尔的抵抗情结,演绎升华为对当今世界种种不公正弊端的愤怒,并使这些理念,较完整地成书问世。起初并未奢望会畅销,初版只印8000册,每本定价才3欧元。但“酒香不怕巷子深”。由于这位出版人的敏锐眼光,加上他发掘、筛选、运用出版资源的卓越能力,使这本书“意外”走红,但又“意内”必然畅销。因为他发现了一位传奇作者,更捕捉到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出版选题。
时下不少出版人,常抱怨好选题难找,畅销更难。其实多半是自己眼光短浅,舍不得在挖掘和巧用出版资源上下狠功。一想到完成承包指标,就往名人堆里挤,仿佛只有靠名人效应,出版社才有饭吃。再不就跟风、扎堆、炒冷饭、打擦边球。这种图省事,指望吃现成饭的心态,似乎已成了某些出版人在策划出版选题中的一种惰性。其结果大家都看到,除极少数人侥幸得益外,其余大多恐都难免失望。对比《愤怒吧》一书的成功,是不是值得出版人都该好好想一想呢!
(本文作者为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