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文学理论与批评经典”是一套学术翻译丛书,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丛书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文学批评领域的院士中,选择9位院士的文学批评力作,译介给中国学术界。所选内容涵盖诗歌批评、小说批评、戏剧批评和文化批评,尤其对当代美国诗歌批评的学术成果做了重点译介。最近二三十年来,我国外国文学批评界大量翻译介绍了国外的文学理论著作和思想著作,对我国的文学研究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外国文学理论著作的翻译相比,对外国某一领域的有代表性的文学批评专论的译介还有待加强。这套丛书产生的初衷,就是想在这方面有所弥补。本丛书力图通过对当代美国文学批评家精心之作的翻译,向中国学术界展示“理论热”之后,美国文学批评家如何更新文学批评方法,以更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更包容的态度对不同类型的文学进行有效的批评。与一些所谓的解构主义批评不同,在这些出色的学术研究中,文学的边界不仅没有消失,文学本身不是正在死去,而是以新的特点获得了新生,充满了活力,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永恒魅力。我们从这套丛书中还可以看出,一个伟大的负责任的批评家不能利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去曲解文学、误导读者甚至去毁灭文学,而应该通过批评与阐释,探索文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以及社会的价值,引导读者阅读和欣赏文学,从中得到教诲。这一点对于我国文学批评中盛行的文学经典的戏说和大话倾向,其警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套丛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美国文学批评领域的成就,编者期望这套丛书能对我国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建设有所启示,进而推动我国人文学科的学术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AAS)创办于1780年,是一个蜚声世界的、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这个组织每年都要在美国及世界范围内选取当代最杰出的人才成为该院的院士。在230余年的历史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公共管理等各领域一共选举产生了4000多位美国院士和600多位外籍院士,其中包括2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100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目前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文学批评领域(含语文学学者)且仍然健在的院士仅有169人,他们均是当今诗歌、小说、戏剧和文学文化理论及批评方面的顶级专家,其学术思想在美国及世界文学和文化批评界都有着重大影响。
20世纪堪称是一个“理论的世纪”。建国以来,国内出版界组织力量翻译了大量外国文艺理论经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联合推出的“外国文艺理论丛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共同推出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意义重大。这两套丛书的选材范围涵盖了从古希腊罗马至现代的文学理论,几乎囊括了国外最重要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经典,对我国的文学研究和理论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 80年代以来,大量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被介绍引入中国,如强调意识形态的政治批评、以社会和历史为出发点的审美批评、在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分析批评、在人类学基础上产生的原型—神话批评、在语言学基础上产生的形式主义批评、在文体学基础上产生的叙事学批评,还有接受反应批评、后现代后殖民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文化批评、伦理批评、生态批评等。这些批评是我国文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批评方法,形成了我国文学批评中西融合、多元共存的局面,推动着我国文学批评的发展,造就了我国文学研究领域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可以说,外国文学理论的引进极大地开阔了我国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使我们的研究走向深入。然而,在一阵阵理论热浪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这就是文学批评偏离了对文学的批评。有一些打着文化批评、美学批评、哲学批评等旗号的批评,往往颠倒了理论与文学之间的依存关系, 割裂了批评与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出现了某些理论自恋(theoretical complex)、命题自恋(proposition complex)、术语自恋(term complex)的严重倾向。这种批评不重视文学作品(即文本)的阅读与阐释、分析与理解,而只注重批评家自己某个文化、哲学或美学命题的求证,造成文学理论与文学文本的脱节。在这些批评中,文学作品被肢解了(用时髦的话说,被解构了、被消解了),自身的意义消失了,变成了用来建构批评者自己文化思想或某种理论体系或阐释某个理论术语的自我演绎。文学的意义没有了,自然文学的价值也就没有了,其结果必然是文学的消失导致文学批评家的自我消亡。这种倾向的产生,一方面是我们对西方一些影响巨大的思想家如德里达、利奥塔、拉康、赛义德等人的理论的误读或消化不良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在翻译介绍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时还没有为中国学者提供充分的可供学习和借鉴的范例。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选择了9部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的力作译介给读者,试图展示当前美国文学批评界“理论热”之后建立在文本细读和学术洞见之上的另一幅批评图景。
自20世纪90年代起,盛行于美国的各种文学批评理论开始在美国学界遭受冷遇。对于美国大学英语系名目繁多的理论课程,赛义德十分不满,将其称为“残缺破碎、充满行话俚语的科目”。2006年,美国现代语言协会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的时任主席、著名批评家玛乔瑞·帕洛夫也针对文学批评理论与文学的泛文化批评乱象告诫同行们说,大学的文学批评教授们可能是在“没有适当资格证明的情况下从事文学研究的……而经济学家、物理学家、地质学家、气候学家、医生、律师等必须掌握一套知识后才被认为有资格从事本行业的工作,我们的文学研究者往往被默认为没有任何明确的专业知识”(参见威廉·崔斯:“英文系的衰退”,《美国学者》2009年秋季刊)。美国布朗大学教授罗伯特·斯科尔斯也将大学英文专业的衰落归咎于理论的过度膨胀。在不少专家看来,那些花样翻新的时髦理论消弭了文学的人文价值,抽空了文学的道德情感内涵。美国国内的这一反“理论热”现象很快引起了我国文学研究界有识之士的注意,并引发了对“理论热”之后的美国文学教学与研究的热烈讨论。例如,本世纪初我国有关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与讨论,就是在理论热之后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深度反思。我们认为,文学批评是对文学的批评,因此文学批评不能离开文学文本。只要脱离了文学,不对文学的文本进行分析和解释,文学批评根本就无法存在。只要脱离了文学文本,所谓的文学理论只能陷于空谈,变得毫无价值。我们反对“不读而论”的概念推理式研究,推崇富有情感交流的、有个人洞见的对文本的解读式批评,主张批评者要担当起文学批评的伦理的责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我们此次翻译的这套文学批评丛书,就是为了给国内学者如何认识和理解文学批评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范例。
20世纪以来,美国的文学研究空前繁荣,出版了大量影响深远的学术著作,但我们只能从中挑选部分杰作,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同行们在文学研究方面有其突出的优点:方法多样,务实求新,细致深入,特色鲜明。这些专著均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借得认真阅读和参考。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给中国读者的文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聂珍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