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9月26日 星期三

    远离讨巧的写作

    ——我读《原来他们这样做校长》

    邰亚臣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9月26日   08 版)

        坦率地讲,以前这样的书我基本上是不会阅读的,倒不是因为同行是冤家,而是有太多的应景和拼凑之作,鲜有智慧的碰撞。但这本书是个例外。因为工作关系,结识了徐云知老师,很快就被她身上那种执着和求实的精神打动,然后就有了和这本书的缘分。可以说是因为人,才“被迫”去看了这本书。

        书如其人。首先我认为这是一本认真的书。以前之所以不看这种名校集粹或者名校长介绍,那是因为这样的书,很多都不是作者写出来,而是学校或者校长供稿。所以,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这是一个学校或者校长的广告合集。无论对于书的作者还是书中介绍的学校或者校长,似乎是彼此心照不宣的交易,或者说是双赢的局面,但除此之外获益者寥寥,尤其是读者被蒙在鼓里,那种夸大的、不真实的文字在世间的传播,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阻碍的力量。

        但徐云知老师的这本书,却是带有她鲜明个人风格的作品。毫无疑问,这首先是她自己写出来的文字,因为这本书的基本写作思路是对话式,对话式写作在我看来是一种理想的写作方式。那些抒情性、歌颂性的宏大文章其实在光鲜表面的背后,反而没有多少实在的东西。而对话看似平常,但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平常的谈话却往往蕴涵着对生活、对事业最为细致的感悟。

        毫无疑问,这种写作并不讨巧,那首先意味着作者要接近校长,而如果要进行深度访谈,时间绝不会短,而且可能还会出现多次的“骚扰”。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时间已经成为奢侈品。对于校长这项工作,每天要处理的行政事务不计其数,所以徐老师能约到整块的时间,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本事。她是怎么做到的?我在看书的过程中,除了了解各位校长的思想外,可以说这是贯穿始终的问题。但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个问题我逐渐有了答案,那就是徐老师取得了校长们的深深的信任!正是因为信任,所以对话有了层次,特别是这种层次经常能起到微妙的作用,让你体会到意在言外的奇妙,进而感受到这种访谈不留痕迹的精妙所在。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访谈李烈时,李烈校长在解释为什么选择爱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她谈到了童年时一次摔落遇险后被好心人搭救,特别是那双温暖和宽厚带来安全感的大手,让她感受到了他人对自己的重要性。另外,李烈校长还谈到了自己的情感,毫不矫饰地聊起自己的爱人,那种深情和坦荡让人动容。仅仅凭借这两个细节,我敢肯定地说,如果访谈人和访谈对象之间没有一种情感上的信任,这样的内容不会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换一个角度,这充分说明徐老师作为一个访谈人的功力十分了得,能调动访谈对象的情感,敞开自己的内心。这不是渲染和夸张,因为我们读到的文字只是访谈的主体内容,那些无法在书中出现的文字,才是打开心灵的力量,那就是功力所在;虽然我们看不到,但能想象得到。

        其实,很多事情都有这样的特点,当一位老师在课堂淋漓尽致地展示学术魅力的时候,那些课下的阅读、学习和思考是无法统计的。同样的道理,一位优秀的校长,也许那些光彩的事迹确实足够打动人,但闪亮的永远是瞬间,那些平淡的积累,甚至那些灰暗的琐碎却提供了点亮生活的能量。所以,当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你看到的仅仅是书的一部分——一本好书有时发挥的作用仅仅是一个线索,然后你的思考加入进来,内容就开始无限延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达到了这个层次。不仅作者本人让人好奇——虽然她在本书中令你几乎感觉不到,还有她访谈的那些性格各异、人性丰满的校长们,确实能够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

        我读本书的另外一个巨大收获,就是这本书纠正了我的很多认识,特别是一些主观偏见。比如,我曾固执地认为,对校长群体进行访谈,永远摆脱不了讨巧的嫌疑,并且是一种隐蔽形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宣传。但徐老师的这本书,让我看到很多原先不了解的细节,特别是那些作为普通人的喜悦、激动、彷徨甚至是沮丧,这样的内容是对生活的还原。所以,感谢徐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校长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老师的作品真的不讨巧,应该是在她多次反复“拷问”后才有了这样的呈现。讨巧的写作,一定是极尽歌颂和赞扬之能事,而不是以一种平常心来认识一个生动的人。所以,徐老师的工作就特别有价值,她至少让我认识了一位又一位的校长,而不是让我们聆听“英模报考团”的演讲。如同近些年来,口述历史的价值逐渐得到了学界的认同一样,那些或精致或宏大的历史早已经抽离了人性的温度,而一些没有雕琢的讲述,有时仅仅是记录,却逐渐显示出人性的蓬勃生机。我不知道用这个比方是否合适,徐云知老师的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具有口述历史的价值。

        《原来他们这样做校长——北京西城智慧校长访谈录》,教育科学出版社,徐云知 著,39.8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