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2年02月29日 星期三

    简讯

    日本鉴鸡师日记入围最古怪书名奖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2月29日   04 版)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77年前, 一个日本人不远万里来到英国,支援当地发展鸡的性别鉴定事业,并留下了一本宝贵的日记。上周,记录日本援英专家安藤孝一鉴鸡工作和生活往事的专著《安藤君的奔宁日记:一个日本鉴鸡师1935年在海伯敦桥的回忆》(Mr Andoh’s Pennine Diary: Memoirs of a Japanese Chicken Sexer in 1935 Hebden Bridge),进入了世界最古怪书名奖的决选名单。

        该奖由出版专业杂志《书商》主办,已有34年历史。今年共有64本书获得提名,以期从2011年在世界各地出版的图书中,选出最为离奇的书名。

        所有参选图书,不仅应为正式出版品,而且还要言之有物。既看书名,也看内容,故入围者以严肃的学术和研究著作居多。《安藤君的奔宁日记》亦然。

        1934年11月,在名古屋,20多岁的安藤孝一登上了日本邮轮会社的白山丸班轮,六周后在伦敦抵岸,然后换乘火车,于1935年新年时到达约克郡的海伯敦桥,在当地的兰姆孵化场工作了大约5个月,向工友传艺,教他们如何鉴别新生雏鸡的性别。

        从登船赴英之日起,直到回国,安藤所写的日记,不仅记录了漫长的海上旅程,还有他在迥异文化中的日常遭际,特别是在孵化场工作和生活期间的所历所感:鉴鸡时的巨大满足,生活上的极度落寞,以及思乡的愁苦。

        “英国男青年对女人的态度真让我受不了。”他写道,“他们不只互相亲吻,还打情骂俏。我鄙视他们。”

        66年后的2001年,安藤孝一的儿子安藤高义来到了海伯敦桥,追寻父亲的足迹。他带着亡父的日记原稿,并已将大约15篇译成了英文。在海伯敦桥,高义结识了当地居民和作家斯蒂芬·柯里(Stephen Curry),后者开始在本地媒体上介绍孝一的故事。两人随即合作,高义翻译日记,柯里研究历史背景和已被遗忘的孵鸡业,10年后终于成书。

        主办者表示,由于又好又怪的书名甚多,评委们经历激烈争吵,仍难取舍,遂将决选名单由传统的六部扩至七部。与鉴鸡师日记一同入围的,还有关于爱沙尼亚袜子图、基督教真菌艺术和新加坡缩阳大恐慌的专著。大奖得主将于3月30日公布。

        完整决选名单如下:

        ■《布里斯托尔运河百年浚沙史:第二卷》,彼得·戈森著,记录了1912年以来威尔士海岸的卖沙业。

        ■《与噗同烹》,沙育德·迪翁著,泰国厨艺指南。“噗”既指泰语中的“蟹”,也是迪翁本人的绰号。但在英语俗语中,“噗”有“屎”意。

        ■《爱沙尼亚袜子图案中的世界》,艾诺·普拉克利著,关于爱沙尼亚长袜和短袜纺织艺术风格的专著。

        ■《新加坡阴茎大恐慌:兼述美国大众歇斯底里症的未来》,斯科特·门德尔森著,研究了1967年新加坡爆发的集体缩阳癔症。该书封面印着两个巨大的汉字:“缩阳”。

        ■《安藤君的奔宁日记:一个日本鉴鸡师1935年在海伯敦桥的回忆》,安藤孝一著。

        ■《办公椅分类学》,乔纳森·奥利瓦雷斯著,对现代办公椅演化史穷尽其详的考察。

        ■《基督教艺术中的蘑菇》,约翰·拉什著,作者认为,蛤蟆菌——“圣菇”是耶稣的化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