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别让“官场文化”侵蚀学生心灵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0月26日   20 版)

        到广告公司定制竞选海报、印学生名片进行自我宣传,甚至以“代写作业”作争取支持的条件……新的学期,不少中小学又进入班干部竞选季。(10月14日《扬子晚报》)

        孩子们竞选班干部,如果是通过才华展示来实现自我价值,尽快学会融入社会,奉献他人,当然应该鼓励。可是,如今的“竞选”似乎变了味。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班干部已经成了“权力”的象征,“官职”越大也意味着权力越大,竞争也就越激烈。

        更让人担心的是,班干部的权力不是用来服务大家的,而是用来“管人”的,甚至是惩罚人的。谁小声说话、谁做小动作都会被“纪律委员”一并记录在案,被记下名字的同学将要接受惩罚——抱臂坐正两个课间。凡此种种,权力可以这样被使用,安能不充满诱惑。

        学校新设“官职”层出不穷,比如路长、灯长、书长等,又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这种尊卑氛围。

        于是,“竞选”也就演变成了“贿选”。为了拉选票,孩子们把能够使用的“招”全部用上,送礼物、请同学吃饭、代写作业。甚至还只小学三年级,就给“选民”带巧克力、带毛绒玩具。有的家长还要跟老师“走动”一下,请老师“照顾照顾”。如此“竞选”俨然成了一种交易。

        学校“选官”的目的是在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完善的他们的进取心理。可是“官职”设置如此之多、之杂,竞选氛围如此的大肆渲染,把“成人江湖”完美复制到校园,客观上助长了不正当竞争,本身就带有了功利味道。如果把让学生“当官”当做简便易行的“激励”手段,让学生之间的“管理”代替学校的管理,那就更不应该。其代价是孩子们不仅当不好“官”而且还让“官本位”思想扭曲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山东省滕州市  马龙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