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指定书店让名著变了味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0月26日   20 版)

        “推销书都进学校了,这商业味是不是太浓了?”前几天,福州市民林先生向本报反映,孩子所在的学校给指定的书店打广告,他认为这个行为并不妥。林先生的孩子刚上初一,就读于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初中部。在国庆前,他通过孩子收到了学校老师给的一封信,信上不仅列了许多国内外文学名著,还给出了一家书店地址,并附上了书的市面定价和在该店购买的优惠价。(《海峡都市报》10月11日)

        老师精心为学生划定20本中考必读名著,包括《鲁滨逊漂流记》、《骆驼祥子》等在内的名著确实不错,老师的用心也不容怀疑。然而在这样一份推荐的书单上,却单单只列出一家书店的地址,并“多此一举”地列出书的市面定价和该店优惠价。一边为学生划定中考必读名著,一边为书店打开宽阔的财路,要说“两头忙”的老师和利益不沾边,相信没有人会相信。

        眼前,学校和老师为指定书店打广告的行为被曝光,学校和老师自然以家长和学生“误解”来搪塞。但是,倘若没有较真的家长,各位家长都听从老师的安排,恐怕这家被厚待的书店会被踏破门槛,赚个盆满钵满也不在话下了。造成如此乱象的原因很简单,学校和老师和一些职能部门一样,一旦权利在手就忍不住获取不当利益。至于家长和学生的权益,至于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早已被抛诸脑后了。

        实际上,学校和老师指定书店购买的做法,让本来蕴育着知识和智慧的名著变了味。而且,纵使名著再好、再经典,一旦教育者为利益动了坏脑筋,教育的效果最终难免大打折扣。在此,愿这样的新闻不再出现,愿校园里多一些清新之气,少一些铜臭之味。

        湖北省武汉市  路勇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