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名家阅读(30)

    读历史小说《下南洋》

    黄坚立(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0月27日   10 版)

        为了研究专题,写相关的文章,很多书我都是围绕专业来阅读的。我的研究范围基本在两个板块:一块是中华民国史,主要是研究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学生运动所采取的政策,以及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地方自治等专题。另一块与我的身份有关,我生长在新加坡,所以比较关注新加坡华族社群的发展。新加坡华社的发展从开埠以来,都与中国的政治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应该说,这两块研究范畴是互相关联的。

        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是杨金远的小说《下南洋》(群言出版社2009年版)。之前他的另一部小说《官司》被冯小刚看好,拍成电影《集结号》。这本《下南洋》也被中央电视台买断版权,今年年初已拍出了4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我读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明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后年又到了民国成立100周年。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创立,就没有后来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可以说,近现代史的重大进程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明年有很多地方(如武汉、广州、台湾等)都会举办重大的纪念庆典活动。新加坡到时也将召开这方面的会议,讨论诸如孙中山、南洋和辛亥革命的关系等问题。我因为要写相关的文章提交大会,需要找一些参考资料,读这本书就是希望通过它,能多了解一些有关南洋与辛亥革命之间关系的细节。

        《下南洋》是一本历史小说,央视根据它改编拍成的同名电视剧,与之前的两部著名的电视剧《闯关东》和《走西口》一起,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移民现象。杨金远的小说是从甲午战争开始一直写到当代,讲一个黄姓大家庭中的小儿子因为参加戊戌变法,被清廷追捕,不得已和青梅竹马的恋人一起逃亡到南洋。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遇上另一对年轻的恋人,整个故事就是围绕着这两对年轻人的人生遭际展开,写他们在南洋的挣扎和奋斗。可惜,小说并没有写很多有关清末至辛亥革命以及孙中山这一段的历史,背景更为突出的却是1937年至1945年中国与日本打仗的那一段。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思考了几个连贯性的问题。第一,一般的历史小说,应该是历史的成分多一些,还是小说的成分多一些呢?我是以历史学者的视野来读它的,是想在其文学化的叙述中也能找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或角度。但最终并未如愿,因为书中提供的历史细节很少,不像历史作家高阳的作品,他著作内的历史分量就大得多。这个历史、虚构的比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课题。

        第二,既然是小说,刻画人物就很重要,包括人物的性格、思维、情感等,而且多以小人物为主。而主流与传统的历史研究,一般都是围绕着大人物、大事件,比如,我最近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中谈的就是党政和学运。当然现在也开始出现了两者融合的趋势。有学者提出历史研究要走出历史大人物、大事件的框架,认为历史不仅仅是由大人物来推动的,还有无数小人物的合力在运作。做好历史研究也必须尽量兼顾二者。因此,杨金远的这本书让我想到历史小说和学术著作如何协调的问题。

        第三,学术著作与通俗文化作品在读者群中的影响力有非常明显的差别。研究者为了完成一部研究专著,会花去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可是印刷量也才几千册,而小说动辄就是上万,有的甚至多达几十万,如果再经过编剧在电视上播放,受众就更是多到百万千万了。我们有没有可能将此差异缩小呢?有没有办法把一般的学术作品写得较为流畅,建起桥梁以达到比较通俗化的境界呢?

        最后,这本历史小说描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巨型的人口迁徙。它提醒了我们这种大规模的移民现象非常值得研究,与中国本身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开始,就有一大批人群流浪到海外各地去谋生。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又是另一个移民的高潮,因为当时军阀割据,国内政治局面动荡不安,反日民族情绪上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后,也有一批人移民国外。与之前的移民大不一样,他们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专业、知识与流动性都比较高多了。有些很快就落籍他乡,但大部分人仍然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因此,“华侨”这一名称又再次运作起来了,从而使得它在当今的政治经济舞台上有了新的玄机。至于以后的发展,那将会是另一个故事,下一段的历史了。

        (本报记者陈菁霞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