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希腊,无以言西方”,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的学术界都十分关注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向来是专家学者用力耕耘而又多有收获的学术领域,如对早期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然而长期以来,对晚期希腊哲学的研究,相比较来说,还是非常薄弱。因为晚期希腊哲学的时间跨度长达八百多年,涉及众多学派,融合了希腊与地中海两大文明,覆盖和衔接了西方哲学中希腊化与罗马帝国两大阶段。
汪子嵩等学者历经十二载呕心沥血、辛勤耕耘的《希腊哲学史》第四卷出版,是细心体贴、深入探讨晚期希腊哲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标志着鸿篇巨制性论著——《希腊哲学史》1-4卷在历时近三十载后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是中国学者以中国学术视野对古希腊哲学进行断代史的研究,不仅在深度与广度都有了大大的拓展,对于加强希腊哲学史特别是晚期希腊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加强西方哲学史学科建设,无疑皆具有重要意义。
全书除“序言”、“绪论”、“大结局”外,共分为伊璧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怀疑派、普罗提诺与新柏拉图主义、希腊哲学与早期基督教五大编,包括23章的篇幅,并附有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的《希腊哲学史》前三卷要义,皇皇130万言,既有在宏观上对晚期希腊哲学历史背景与学术流派的考察、梳理,又有在具体的论述中,通过哲学流派、哲学家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注重揭示其各自的内在特质,从而提出诸多新见乃至创见。例如,对斯多亚派的逻辑学与现代逻辑思想的关系,斯多亚派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怀疑论学派的分期及其对诸学科的批判,普罗提诺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的复杂关系,卡帕多西亚教父的宗教哲学思想与希腊哲学的融合等等,皆超越了当前国内学界的已有看法和结论,有的还是国内学界尚未涉及的全新内容,填补了国内晚期希腊哲学史研究的空白。
本书将晚期希腊哲学纳入“地中海文化圈”的广阔历史文化视域之中,从历史背景出发,既详细地论述了环地中海文化圈的形成、演变以及东西方文明在此的交流交汇,又考察和分析了其生成、演进的社会历史根据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作的重要贡献。本书还广泛搜罗和钻研了大量难得的原著资料(包括希腊文、拉丁文资料),并注意吸取国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既通过旁征博引,翔实的考据,做到了论从史出,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论,又为国内学界进一步了解和研究晚期希腊哲学提供了丰富而有益的资料线索。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本书中的相关资料和论述,将成为国内学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研究希腊哲学的资料来源和论述参考。
本书对晚期希腊哲学各个流派的思想渊源、传承演变、主要代表、历史影响及评价等,都作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论述和阐发,建构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晚期希腊哲学理论框架和体系。作者十分注重探究和爬梳晚期希腊哲学思想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贯通希腊化与罗马两个时代的哲学发展理路,在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时代背景中把握和体贴晚期希腊哲学与基督教哲学的碰撞、互动、相融,揭示希腊哲学精神对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内在影响,进而在一个新的层面与高度上来重新审视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思想史、文化史乃至精神内化发展上的重要基础地位。
本书也有不足,如由于是集体合作的论著,故在整体行文风格上不尽一致,在斯多亚派和怀疑论两编中还存在写得不够简练,显得有些粗糙,等等。
就学术研究而言,迄今为止,撰写过完整的《希腊哲学史》多卷本的西方学者,只有19世纪的蔡勒一个人,而《希腊哲学史》四卷本则是世界上第二部完整的《希腊哲学史》多卷本,其分量之重,不言而喻。可以说这既是汪子嵩先生等撰著者的荣誉,更是我国学术界的荣誉!
《希腊哲学史》第四卷(上下),汪子嵩等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1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