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达克斯,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故乡。达利、毕加索与马蒂斯并称为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位画家,很多人对这位大师很崇拜,对养育他、带给他创作灵感的这座西班牙小镇也颇为向往。或许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中国南方某地正计划在自家门口复制一个卡达克斯小镇,中国这个地方,已经聘请了一个设计师团队,对卡达克斯进行实地考察,在当地拍照并进行精确测量,以确保能够在中国真实重现当地景象,打造一个占地逾100英亩的度假胜地。卡达克斯市市长表示,他们非常欢迎中国来参访,对中国复制他们的小镇也很看好,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的复制品可以为其争取到更多的游客,提高该市的关注度和曝光度……
中国这个地方,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照葫芦画瓢式地仿制、仿建西方一个著名的文化艺术小镇,既未考虑文化地理的差异,也未顾及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是否适合建设这样一个西方著名小镇,更没有考虑到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对这样的西方小镇建筑的影响和作用,忽略了起关键作用的民族建筑个性和风格的要求,只是一味地照抄照搬,毫无创造性地仿造复制,难怪有的西方文化媒体要如此评论:中国人是如此的崇拜欧洲,他们甚至想要复制西方文化……
这虽然是反映在小城镇建筑文化方面的一件新闻,但这种仿造、复制的文化现象,却不是孤立、个别的,甚至,可以说,在这个文化追求技术、追求功利的时代,这样的仿造、复制的文化现象,已经存在于各种文化样式之中,渗透在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而且,这种文化的仿造、复制正在成为一种所谓的时尚、所谓的潮流,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文化复制的时代?
最近看到冯骥才所写的《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一文,也正是尖锐地指出了当下文化的仿造、复制的泛滥: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出名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类各种文化遗产等等,都在被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披金戴银,挤眉弄眼,招摇于市,成了这种热热闹闹重新“打造”的对象。但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都到哪去了?没人管也没人问……这种文化复制的可悲结果就是,这种放肆的粗制滥造,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使文化完全陷于鄙俗化的潮流不能自拔!
由泛滥的、大量的文化复制现象,以及冯骥才对这种伪文化的深刻批评,我想起一位西方文化批评家的话:人们往往把“断裂”说成是现代文化的原始苦恼,现代文化艺术暴露了这种普遍的贫困,人们徒劳地模仿一切伟大创造的时代和天才,徒劳地搜集全部的世界古典文化放在现代人周围,不断地给它们命名,但我们仍然是一个永远的饥饿者……模仿、复制,成了现代文化的一种特征,一种无法改变的顽症、痼疾?
须知文化复制现象的大量出现,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技术突飞猛进、商业发达、消费旺盛的文化大背景下,我们可以让这样的文化背景,成为文化创造的条件和源泉,但我们却让它们扼杀了我们的文化冲动,禁锢了我们的激情,消泯了我们的理性,精神世界开始萎缩,使我们不再是丰富的、自由的和富有创造性的,于是,在文化中,我们精神力量萎缩,原创智慧低下,创造力式微,也便不足为怪。
其实,精神创造性的衰落,是不符合人类的特征,也不符合文化的特征的。柏拉图说,创造受理念支配;康德说,创造受普遍立法支配……人是具有创造性的,但当我们放弃我们的这种精神自主性时,任由仿造、复制的文化泛滥流行,我们的文化不仅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而且,我们本身也会彻底失去了我们的道德同情心、文化的感受性和终极价值的追求!
河北石家庄市 袁跃兴
卡达克斯,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故乡。达利、毕加索与马蒂斯并称为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位画家,很多人对这位大师很崇拜,对养育他、带给他创作灵感的这座西班牙小镇也颇为向往。或许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中国南方某地正计划在自家门口复制一个卡达克斯小镇,中国这个地方,已经聘请了一个设计师团队,对卡达克斯进行实地考察,在当地拍照并进行精确测量,以确保能够在中国真实重现当地景象,打造一个占地逾100英亩的度假胜地。卡达克斯市市长表示,他们非常欢迎中国来参访,对中国复制他们的小镇也很看好,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的复制品可以为其争取到更多的游客,提高该市的关注度和曝光度……
中国这个地方,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照葫芦画瓢式地仿制、仿建西方一个著名的文化艺术小镇,既未考虑文化地理的差异,也未顾及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是否适合建设这样一个西方著名小镇,更没有考虑到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对这样的西方小镇建筑的影响和作用,忽略了起关键作用的民族建筑个性和风格的要求,只是一味地照抄照搬,毫无创造性地仿造复制,难怪有的西方文化媒体要如此评论:中国人是如此的崇拜欧洲,他们甚至想要复制西方文化……
这虽然是反映在小城镇建筑文化方面的一件新闻,但这种仿造、复制的文化现象,却不是孤立、个别的,甚至,可以说,在这个文化追求技术、追求功利的时代,这样的仿造、复制的文化现象,已经存在于各种文化样式之中,渗透在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而且,这种文化的仿造、复制正在成为一种所谓的时尚、所谓的潮流,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文化复制的时代?
最近看到冯骥才所写的《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一文,也正是尖锐地指出了当下文化的仿造、复制的泛滥: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出名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类各种文化遗产等等,都在被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披金戴银,挤眉弄眼,招摇于市,成了这种热热闹闹重新“打造”的对象。但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都到哪去了?没人管也没人问……这种文化复制的可悲结果就是,这种放肆的粗制滥造,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使文化完全陷于鄙俗化的潮流不能自拔!
由泛滥的、大量的文化复制现象,以及冯骥才对这种伪文化的深刻批评,我想起一位西方文化批评家的话:人们往往把“断裂”说成是现代文化的原始苦恼,现代文化艺术暴露了这种普遍的贫困,人们徒劳地模仿一切伟大创造的时代和天才,徒劳地搜集全部的世界古典文化放在现代人周围,不断地给它们命名,但我们仍然是一个永远的饥饿者……模仿、复制,成了现代文化的一种特征,一种无法改变的顽症、痼疾?
须知文化复制现象的大量出现,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技术突飞猛进、商业发达、消费旺盛的文化大背景下,我们可以让这样的文化背景,成为文化创造的条件和源泉,但我们却让它们扼杀了我们的文化冲动,禁锢了我们的激情,消泯了我们的理性,精神世界开始萎缩,使我们不再是丰富的、自由的和富有创造性的,于是,在文化中,我们精神力量萎缩,原创智慧低下,创造力式微,也便不足为怪。
其实,精神创造性的衰落,是不符合人类的特征,也不符合文化的特征的。柏拉图说,创造受理念支配;康德说,创造受普遍立法支配……人是具有创造性的,但当我们放弃我们的这种精神自主性时,任由仿造、复制的文化泛滥流行,我们的文化不仅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而且,我们本身也会彻底失去了我们的道德同情心、文化的感受性和终极价值的追求!
河北石家庄市 袁跃兴
卡达克斯,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故乡。达利、毕加索与马蒂斯并称为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位画家,很多人对这位大师很崇拜,对养育他、带给他创作灵感的这座西班牙小镇也颇为向往。或许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中国南方某地正计划在自家门口复制一个卡达克斯小镇,中国这个地方,已经聘请了一个设计师团队,对卡达克斯进行实地考察,在当地拍照并进行精确测量,以确保能够在中国真实重现当地景象,打造一个占地逾100英亩的度假胜地。卡达克斯市市长表示,他们非常欢迎中国来参访,对中国复制他们的小镇也很看好,因为他们认为中国的复制品可以为其争取到更多的游客,提高该市的关注度和曝光度……
中国这个地方,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照葫芦画瓢式地仿制、仿建西方一个著名的文化艺术小镇,既未考虑文化地理的差异,也未顾及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是否适合建设这样一个西方著名小镇,更没有考虑到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对这样的西方小镇建筑的影响和作用,忽略了起关键作用的民族建筑个性和风格的要求,只是一味地照抄照搬,毫无创造性地仿造复制,难怪有的西方文化媒体要如此评论:中国人是如此的崇拜欧洲,他们甚至想要复制西方文化……
这虽然是反映在小城镇建筑文化方面的一件新闻,但这种仿造、复制的文化现象,却不是孤立、个别的,甚至,可以说,在这个文化追求技术、追求功利的时代,这样的仿造、复制的文化现象,已经存在于各种文化样式之中,渗透在文化的各个领域之中,而且,这种文化的仿造、复制正在成为一种所谓的时尚、所谓的潮流,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文化复制的时代?
最近看到冯骥才所写的《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潮流正在“所向披靡”》一文,也正是尖锐地指出了当下文化的仿造、复制的泛滥:我们悠久历史养育和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尤其那些最驰名、最响亮、最惹眼、最具影响的——从名城、名镇、名街、名人、名著,到名人死后的墓室和名著里出名的主人公,乃至列入国家名录的各类各种文化遗产等等,都在被浓妆艳抹,重新包装,甚至拆卸重组,再描龙画凤,披金戴银,挤眉弄眼,招摇于市,成了这种热热闹闹重新“打造”的对象。但其中的历史的内涵、文化的意蕴、本土气质和个中独特的精神都到哪去了?没人管也没人问……这种文化复制的可悲结果就是,这种放肆的粗制滥造,这种充满谬误、以假乱真的伪文化,正在使我们的文化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虚名,使文化完全陷于鄙俗化的潮流不能自拔!
由泛滥的、大量的文化复制现象,以及冯骥才对这种伪文化的深刻批评,我想起一位西方文化批评家的话:人们往往把“断裂”说成是现代文化的原始苦恼,现代文化艺术暴露了这种普遍的贫困,人们徒劳地模仿一切伟大创造的时代和天才,徒劳地搜集全部的世界古典文化放在现代人周围,不断地给它们命名,但我们仍然是一个永远的饥饿者……模仿、复制,成了现代文化的一种特征,一种无法改变的顽症、痼疾?
须知文化复制现象的大量出现,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技术突飞猛进、商业发达、消费旺盛的文化大背景下,我们可以让这样的文化背景,成为文化创造的条件和源泉,但我们却让它们扼杀了我们的文化冲动,禁锢了我们的激情,消泯了我们的理性,精神世界开始萎缩,使我们不再是丰富的、自由的和富有创造性的,于是,在文化中,我们精神力量萎缩,原创智慧低下,创造力式微,也便不足为怪。
其实,精神创造性的衰落,是不符合人类的特征,也不符合文化的特征的。柏拉图说,创造受理念支配;康德说,创造受普遍立法支配……人是具有创造性的,但当我们放弃我们的这种精神自主性时,任由仿造、复制的文化泛滥流行,我们的文化不仅变得粗浅、轻薄、空洞、可笑、庸俗,而且,我们本身也会彻底失去了我们的道德同情心、文化的感受性和终极价值的追求!
河北石家庄市 袁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