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1年08月26日 星期四

    新中国博物馆研究的拓荒者

    《 文摘报 》( 2021年08月26日   05 版)

        苏东海

        8月18日,著名博物馆学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苏东海因病逝世,享年94岁。苏东海1927年2月出生于江苏徐州,1948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1948年5月参加地下革命工作,1949年参加华北野战军,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3月到原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任陈列部主任,1994年5月离休。

        20世纪80至90年代,我国博物馆经历了大发展到理论繁荣的阶段,为了提高学术水平以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苏东海主持创办《中国博物馆》和《中国博物馆通讯》两本会刊,让更多博物馆研究工作有了交流和推进的平台。他在理论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博物馆以及周恩来研究等方面造诣精深,为推动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人才培养等做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5月21日,当时已85岁高龄的苏东海获中国博物馆协会终身成就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也是目前这一奖项唯一获得者。

        在不断的国际交流中,苏东海先生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博物馆概念——生态博物馆。访问挪威时,他发现一座生态博物馆就是一个农村社区文化中心,档案室存放着社区的档案和私人寄放的纪念品。这个社区就是一个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是“活”的,它保存着一种鲜活的文化。这让他感到震撼,于是他决定在国内做生态博物馆实践。这时的他已年近古稀。

        经过反复考察,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选址贵州梭嘎苗族山寨。苏东海回忆说,梭嘎苗寨在深山老林之中,与外界隔离。他们至今仍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生活,在这里建立生态博物馆,对传统文化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典型意义。从1997年动工到1998年10月建成开馆,在苏先生的多方奔走之下,我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诞生了。博物馆主体建筑与村寨浑然一体,村民可以在这里活动,展示各种文化产品,游客也可以在这里参观。

        苏东海认为,在国内建设生态博物馆,要把国际化的种子,种在中国的土壤里。既要符合生态博物馆的国际化标准,也要有本土特色。生态博物馆要保护环境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要保持村寨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要树立村民的主人意识,提高村寨文化水平。

        在苏东海的推动和指导下,贵州又成功续建了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隆里生态博物馆等,内蒙古、广西和云南也相继创建了各自的生态博物馆,并逐渐建设成为生态博物馆群,为保护各地区的特色文化和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博物馆界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苏东海感受到了大量的文化碰撞,这些外来的文化也影响了他对国内博物馆建设的思考。“只有理解自己才能吸收外来的有益的东西,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他认为,从文化角度看,博物馆最终应该达到收藏珍品、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三种职能复合的形态。

        一生致力于博物馆研究和业务实践,苏东海先生总结出了许多关于博物馆办展、参观的金句,比如,谈及如何把展览办得更加生动,他说:“每件藏品都有一个故事,把这些故事都输送到陈列中去,展品就不那么枯燥了,陈列也就有声有色了”;比如,谈及参观博物馆的妙处,他说:“博物馆是一片真知、真情的净土,满足着、提升着人的良知”“只要来博物馆,人的历史情感就会得到共鸣与提升”。

        (封面新闻、《中国文物报》8.18 王歧丰 曾洁 袁一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