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8月20日 星期二

    作家不能“活得太热闹”

    《 文摘报 》( 2019年08月20日   05 版)
    韩少功

        在人们眼中,韩少功不仅是写作者。在4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始终关注着现实,关注着那些人们容易忘记或掩盖的东西,“为那些不可命名的东西书写”。

     

        例如新书《修改过程》中,韩少功将人们的视野拉回到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与书中人物一起追忆七七级的似水年华。对于其中一些人物命运的结局,他却创新性地把读者拉入局,让读者一起来拿主意。比如,在部分章节出现了A章、B章两种选择,代表人物命运的两种可能性,读者可以自由选择阅读,自行思考。他说:“人为什么要写作?因为有真情实感想要表达。就像我们在深夜里点一盏灯,和朋友说一说心里话,这就是正常的文学。哪有每个字写出来都是奔着钱去的?如果这种扭曲成了潮流,那不是一个让人安心的现象。”

     

        “人性是很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趋上的一面,也有趋下的一面。现在所谓的人气为王、流量为王,常常是奔着趣味趋下的那一面去满足需求的。我希望,一个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接触的是完整、丰富的内容,至少不是一味的趣味趋下的追求。对作者来说,不能仅仅是为了满足所谓市场、追求流量而写作,因为这本质上是追求金钱。这样的写作当然是扭曲的。”在很多人眼里,韩少功是绝对的行动主义者。1985年,韩少功在《作家》杂志发表《文学的根》,提出“寻根”口号,并以中篇小说《爸爸爸》《女女女》、短篇小说《归去来》等实践了自己的这一主张,受到了强烈关注。他遂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得到充分认可。

     

        在文学世界中朝着“根”不断跋涉的同时,韩少功开始学习英语。当时,他陆续翻译作家毛姆、卡佛等人的作品。不久后,他又与二姐韩刚合译了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获得较大的社会反响。

     

        1988年,韩少功又做出了让不少人惊讶的动作——南下海南。时年35岁的他携家带口离开长沙,成为“十万人才下海南”大军中的一员,在一间只有两张办公桌的小房间里主编《海南纪实》杂志。第二年,杂志停刊,韩少功回到海南省作协当专业作家,一边写小说,一边也写一些散文。

     

        随着年龄渐长,韩少功“越活越简单”。自2000年起,每年春末夏初,他都会从海南飞往长沙,回到当年他插队的湖南汨罗农村,过上读书、写作、种菜的乡村生活。到了秋末冬初,他又会飞回海口的家,过半年城市生活。

     

        在汨罗乡村,韩少功不是“著名作家”“韩老师”,而是“韩爹”,这是当地农民对韩少功的敬称。有事没事,大家都喜欢去韩爹家串门,这家把好的辣椒苗分点给他,那家问他海南什么样、国外怎么样……有读者参加了在汨罗举办的一次活动,惊讶地发现韩少功居然这么“接地气”:从开研讨会的地方往村里走的时候,所有人看到都会热情地和“韩爹”打招呼,“就是农民的样子”。

     

        村民们喜欢去韩爹家串门,韩少功也喜欢听他们说。韩少功觉得,和农民、基层干部的交流反倒能让自己知道更多新鲜事。“原来我们都说,文学是认识生活的一种手段,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新闻,那文学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文学可否提供其他方式所不可替代的内容?这是作家应该考虑的问题。”归根结底,作家不能“活得太热闹”,还是要给自己留一张安静的书桌,“想想那些有关文学、文化、精神、社会的难题和大事”。

     

        (《解放日报》7.5 吴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