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9年08月20日 星期二

    一位农业科学家的泥土情怀

    《 文摘报 》( 2019年08月20日   05 版)
    韦本辉

        “我不在办公室就在试验基地,不在试验基地就在去试验基地的路上。”已过花甲之年的韦本辉,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轨迹。他是广西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专注农业研究40余年。试验基地是他念兹在兹的生活重心,那里不仅有他矢志奋斗的粮食增产梦,更有他忧国忧民的泥土情怀。由他自主发明的粉垄耕作技术,被袁隆平等多位院士专家誉为继人力、畜力、拖拉机整地之后的“第四代农耕革命”,为粮食提质增产、生态环境保护等带来了新希望。

     

        劳作精神

     

        出门一身汗,归来满身泥……熟悉韦本辉的人都说,怎么看,他都像个地道的农民。确实,那古铜的肤色,若不是长年累月地亲密接触阳光,不可能这么浓重;那瘦壮的身材,不长年累月上山下地劳作,不可能这么结实。

     

        韦本辉出生于广西农村,对土地有着特殊感情。“祖辈世代土里刨食,粮食产量不高,常遇天灾,忍饥挨饿是家常便饭。”忆起年少往事,记忆犹在眼前。饥饿给韦本辉留下难忘的童年印记,也成为激发他投身农业研究的动力。

     

        1972年,韦本辉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细心的他发现,同样的田地,有的稻谷长得好,有的却比较差,究竟为何?

     

        他仔细观察研究,发现有的村民把秧苗插到田里,任由“上田灌水下田流”,土壤缺氧,水稻生长差。他看了很多农技书籍,总结出一条经验:合理排水、让稻田干湿交替、冬季改土,就能使水稻增产。

     

        韦本辉将此法告诉大家,却受到冷遇:“有人说,我们种了一辈子田,还要一个小年轻来教?”他只好带着几个愿意尝试的人一起耕种,果然当年就大幅增产。大伙信服了,纷纷效仿,村里粮食很快实现自给自足。

     

        1975年,韦本辉考上广西农学院。毕业后却被分到广西农业科学杂志社,从事期刊编辑工作。对于“学无所用”,韦本辉起初有些不习惯,但很快便调整心态。他足足用了10年时间坐冷板凳,潜心积累科学素养。

     

        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2001年,韦本辉调任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他决定重点研究淮山:“淮山营养丰富,但当时广西种的都是老品种,产量低、品质差,研发潜力大。”

     

        一无经费、二缺人手,韦本辉带领几个年轻科技人员从零起步,一边选育新品种,一边研究新栽培方法。一干就是10多年,主持选育了37个品质好、产量高的系列新品种(系),已有“桂淮”6号等12个品种(系)通过审定。

     

        增产奇迹

     

        8月1日,西藏农民庆丰收“望果节”。韦本辉从广西南宁赶往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克麦村,与村民一道分享丰收喜悦。

     

        当天,山南市举行青稞粉垄栽培技术现场验收会,来自湖南、西藏、江西、福建等地的专家现场测产验收。收割,称量,结果揭晓:粉垄青稞折干亩产381.1公斤,比常规栽培增产63.6公斤,增幅20.03%;折算后的粉垄栽培青稞生物量(秸秆、叶片等)1408公斤/亩,比常规栽培增加412.1公斤/亩,增幅达41.38%。青稞产量和生物量的“双增”,既满足当地粮食需求,也解决了牲畜饲料问题。

     

        种了一辈子青稞的村委主任巴桑多吉第一次看到一项技术在不增加肥料、农药,还减少灌溉的情况下,居然能大幅增产。“和常规种植相比,粉垄青稞穗长、籽粒饱满,有效穗更多,而且抗倒伏更好。”巴桑多吉赞不绝口。

     

        就在当天,新疆棉农传来视频,一块4年前粉垄改造的重度盐碱地,当年由中科院等专家实测棉花增产48.8%,今年棉花依旧枝叶壮硕,亩产预计500公斤以上,比常规耕作好很多。类似增产消息,韦本辉已习以为常。

     

        颠覆传统

     

        “土壤是农业之母,土壤好什么都能长好,土壤坏了后患无穷。”韦本辉说,传统犁头式耕作,可利用土层不足20厘米,拖拉机耕、耙、起垄,轮子重力反复碾压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土壤的生产力越来越衰退;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层板结、土壤变酸、河湖污染,既损害农产品质量,又影响国民身体健康。

     

        农谚说“深耕一寸土,多耐十天旱,多打十斤粮”,韦本辉思考,能不能发明一种新的耕作模式把土壤深耕深松,在减少化肥农药的同时保障稳产高产?儿时木匠打家具的情形给了他灵感:牛筋拉动铁钻头在木板上反复转动,孔就会越钻越深,粉末状的木屑也会随之浮上来。“如果用螺旋钻头代替犁头耕地,不就可以把板结的土壤打得更深,浮起来的土壤不也就更加粉细、疏松了吗?”他随即画出草图,找到农机师傅加工制造。几个月后,螺旋形钻头样机做成了。经过反复试验、改进,终于研制出在地里跑一遍就可完成深耕、耙地、起垄等多种功能的“自走式粉垄整机”。

     

        粉垄时代

     

        “盐碱地、砂姜黑土中低产田、退化低产草原……各地土质各不相同,技术都要相应变化。”为推广应用粉垄技术,韦本辉走遍全国,“最多时一周走5个省份,跟着粉垄机对甘蔗、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30多种作物做对比试验”。

     

        “一般用犁头翻地翻得不深,但用钻头就可以深到四五十厘米,松松土、透透气,数倍增用土、气、水、光等‘天地资源’,从而达到提质增产。”韦本辉说,粉垄技术具有增产、提质、保水、改善生态等“四位一体”综合效果。

     

        2017年,“粉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被原农业部列入国家主推技术,很快在全国“遍地开花”。如今,粉垄技术已在全国26个省份36种作物上成功应用。2018年,他主持实施的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粉垄雨养甘蔗项目”,最高亩产甘蔗达10.6吨,比常规栽培亩增3.11吨、增幅达41.34%。

     

        韦本辉为之奋斗的粉垄绿色农耕时代,已经到来。

     

        (《光明日报》8.13 周仕兴)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