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3岁的婉晴用4G手机玩游戏时,她肯定不会想到,1988年,在她爸爸还是孩童时,别说触屏手机,连手提式“大哥大”都是“万元户”才配得起的稀罕物件。
提起移动通信发展历程,现任北京移动采购部资深经理的张明禄记忆犹新。“1984年,北京无线通信局开始筹建移动电话网络。”上世纪80年代初,卫星通讯正火热,移动通讯作为“市内电话的补充”的角色被提上日程,“这是第一次我们捕捉到了移动时代即将来临的信号”。
1988年3月,移动电话网在北京开通,手持“大哥大”第一次进入市民生活,然而,彼时的体验却远谈不上美好。摩托罗拉牌的“大砖头”很是费电,打上半个小时一块电池就耗光了,每天得随身带上好几块电池。通话质量也不好,时断时续,常常得从楼里面伸出脖子打电话。“1988年,我们只建了5个基站、73个信道,最多容纳2000户。”张明禄解释,73个信道意味着同一时间内只能满足73个人打电话,用得人多了,互相抢信道,就会出现“打不通”的情况。
“为什么不多建几个基站?一是观念所限,当时对移动行业并不看好,组网主要是为保证国家和政府机关的通信需求,没想到民间需求。二是设施少、造价贵,用于通话使用的模拟载屏就得20多万元一台,相当于一辆桑塔纳汽车的价格。”
出人意料,作为“市话网的补充和延伸”的角色而建立起的移动网络,很快就风靡起来。1990年,全国移动用户已有1.8万户,其中,个体户、党政机关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是“大哥大”的主要持有者。到1991年1月,北京就有了4000个移动电话用户。
买“大哥大”、申请入移动网在当时风靡成什么样?直到今天,张明禄还记得两个故事。
1988年,位于闹市口西侧路北的北京移动复兴门营业厅对外营业,独家经营“大哥大”,一年以后,北京市民就开始在营业厅排队买“大哥大”,最长的要排上半年。“当年的一部‘大哥大’可贵啊,2万元一台,每月还有通讯费和频率使用费。可即便这么贵,拿着钱还买不着。”张明禄记得,“木板房改造的营业厅里,大家拎着大包小包的现金过来交钱,交完钱填一张申请单,‘跑单子’的工作人员再拿着申请单送去通讯机房,过两天才能开通”。
张明禄的同事更是遇到过尴尬事儿。一天工作完,五个人到路边的一家小饭馆吃饭,手里拿着工作用的“大哥大”“咚咚咚”放到桌边,就吸引了整个饭馆的目光。看着这一行人的行头,服务员以为遇到了大老板,忙热情地过来招呼,谁想几个人只要了西红柿炒鸡蛋等几盘素菜,引来一阵窃笑。
“我们当年的工资水平,哪里买得起‘大哥大’。”张明禄笑着说,每次因工作需要拿着“大哥大”去坐公共汽车,他都很紧张,既怕把“大哥大”弄丢了,又怕铃声突然响起惹得一车人侧目,“用得起‘大哥大’的人,谁还坐公共汽车呢?”
现任北京苏宁易购联想桥店店长的师晓雯回忆,在2002年的时候,摆在卖场专柜里的摩托罗拉和诺基亚手机还是仿造的假机模,消费者看中某个型号后和导购员说一声,才能进行真机体验,“那会儿一部诺基亚手机就得1万元,都摆真机器怕丢啊,哪像现在,什么新潮大家追什么。”在师晓雯的接触中,“我是工薪阶层,太贵的可买不起”的话自2008年以后就再没出现过。
(《北京日报》11.22 赵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