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25日 星期四

    说开会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25日   05 版)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某些官员的工作状态,不妨套用村上春树的说法:不是在会上,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不是召集人开会,就是被人召集开会。

        开会既是落实工作的必要手段,又是一个人身份的外在标志。当一个领导对你说“这个事恐怕要开个会研究一下”,意味着此事在领导日理万机的日程安排中被摆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当一个人形色匆匆地走在路上说“正在赶一个会”时,往往是对自己身份的某种表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开会似乎成了工作的唯一手段,成了判断是否做工作的唯一标准。安排部署工作要开会,贯彻落实工作要开会,传达上级精神要开会,检查任务执行要开会,经验交流要开会,通报情况要开会,任免干部要开会。衡量一个领导同志的工作业绩,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他过去一年开了多少会,有没有以会议传达会议,以会议贯彻会议。

        会的开与不开、早开与晚开、长开与短开、正职开还是副手开、班子全体出席还是部分领导参加,都大有讲究。别以为我故弄玄虚,一个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好干部,未必能开明白一个会。在很多情况下,连夜开会、连夜给上级写报告、连夜将报告发出,抢得表态的头筹,甚至比具体贯彻落实工作本身显得更重要。对其中某些同志而言,倒不见得是有意搞形式主义、文牍主义那一套,而是他们从心里以为这就是在做具体工作——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

        问题在于,会议的主要功能或者说唯一功能,大概就是传达精神、统一思想、部署工作、提出要求之类,一句话,主要是达到“说”和“听”的目的,充其量是解决“统一思想”的问题,解决不了“实干”的问题。

        在某些人看来,从上至下层层部署,再由下至上层层汇报,一项工作就算大功告成。

        多数干部扮演的是多重角色,在上级面前是执行者,在下级面前既是领导者,又是部署者,还是执行者。如果承担的工作不止一两项,需要扮演的角色当然就更多,需要参加的会议和自己主持的会议自然也就更多。

        我并不反对开会。我所反对的是为开会而开会,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会,是简单表态作秀的会,是兴于会、止于会,把开会当成工作的唯一手段,只重态度、不重实效的会,一句话,是劳民伤财、徒有其表的会,是耗时费力不解决问题的会。

        “文”而成山,“会”而成海,为“会”而“会”,早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也为所有想干实事的同志所诟病。尽最大可能少开会、开短会,是所有同志所共同期待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