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8年01月16日 星期二

    杨联陞的博雅

    《 文摘报 》( 2018年01月16日   05 版)

        海外对中国史专家有个特定的称呼,叫汉学家。近世以来,声名显赫的华人汉学家里,我(韩石山)最敬重的,还要数杨联陞先生(1914-1990)。

        杨先生是河北保定人,清华大学经济系毕业。他的毕业论文《东汉的豪族》至今仍是史学名著。近年来,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就收有此书。本科毕业论文成为学术经典,在中外学术史上是不多见的。

        他一生中,最为蹊跷的是那个哈佛大学的博士来得太容易了。古人对那些轻易当上大官的叫“拾青紫如草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当大官如系鞋带,弯一下腰的事。杨先生这个哈佛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得来真跟系鞋带差不了多少。

        1937年夏天,杨联陞清华毕业,正赶上抗战爆发,在家里闲待一年。1938年,哈佛大学远东语文系助教贾德纳带全家来中国休假,在北平的南池子住下。他先是请了青年学人周一良帮看中日文书籍。时隔不久,周一良得到哈佛燕京学社的奖学金,可以到美国去读博士。谁来接替呢?周推荐杨联陞。

        杨联陞与贾德纳一见如故。过了一年,贾德纳回国,知道杨联陞面临失业(其实还未就业),特意留下一部百衲本《宋史》和一部《后汉书》,请杨替他用朱笔点校,每月付酬。1940年8月,杨联陞接到贾德纳从美国发来的电报,说他出钱邀请杨去美国一年,一半时间继续帮他工作,一半时间在哈佛研究院选课,读硕士学位。杨联陞来到美国后,贾德纳供给他全部学费和生活费一年有余,杨先得到历史系硕士学位,又得到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之后于1946年2月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便是《晋书食货志》翻译注释。杨联陞后来的表现甚是杰出,一直在哈佛历史系任教,当过哈佛中国史学会的会长,这个职务过去一直是由白人担任。用何炳棣(史学家)的说法,杨联陞这个人可说是海外清华大学史学传人里,最早成名的。然而,杨联陞的著作不是很多,且多在海外出版。国内地近年来出了《哈佛遗墨》《汉学书评》和《东汉的豪族》,均为其外孙蒋力所编。

        2004版《哈佛遗墨》的副题是“杨联陞诗文简”,当时曾有好师好事者写随笔,责备副题中的那个“简”字。新书定名,为何还要用这个字?杨联陞不是一个阔教授,生活相对节俭,他日常写信时较爱用的是邮简,三折六面,除一面写地址外,其他五面均可书写,一简一角五分,确是便宜。上世纪70年代美国邮政改进,寄往远东的航空信由二角五分半减至二角一分,写偏长的信,较邮简反而便宜,所以他后来给隔海师友的长信多是此类。简(邮简)而不简(简单),是杨联陞书信的一个特点,为其编书信选,此“简”岂可舍弃乎?

        杨联陞可谓博学风雅,治学从经济史入手,兼治文史语言,曾任赵元任助手,与胡适通信论学二十年,学生余英时(史学家)称其为“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他的学问不像是使了劲做出来的,而是不经意间偶有所得,轻轻松松就写出来了。且凡有所论,必有高见。他写过一篇小文章,叫《五、十新解》,其中举了好多例子,说是古书里有一种特殊的计数方法,就是将一小一大两个数字组成一个复合数字时,通常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几十,而是几到十。比如汉代某渡口,需要三十人守卫,这里的三十,实则是三到十个人。

        杨联陞还是一个充满诗情的学者,尽管他的诗作水准高低不一,却在他的生活和交友过程中占有很大篇幅。他乐于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乐于写诗、抄诗、品诗,诗免不了成了他的书简中的一项谈资。自己小有得意的诗作,他会不厌其烦地抄给多位师友。性情中人,即便身体不佳、工作繁忙、情绪波动时,有些不得不写的书简,他也还是坚持去写。书简中那些潦草、凌乱的字迹,就是证明。

        (《解放日报》《北京日报》1.2 韩石山 蒋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