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12月05日 星期二

    武侠文化的灵魂

    《 文摘报 》( 2017年12月05日   03 版)

        前段时间,马云拍了一个武侠短片《功守道》,恶评如潮。马云并不是武侠烂片第一人,纵观近几年的武侠电影,只能深深叹口气。

        中国武侠电影的90多年历史,无不深深地透出诚、信、义的中华文化的底色。

        《史记·游侠列传》较为精细地勾勒“侠”的基本特征,后世谈“侠”者大多如此: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写作《史记》,到唐懿宗咸通年间裴铏作《传奇》、袁郊作《甘泽谣》,在这近一千年的漫长历程中,“游侠”经史家、诗人、小说家的不断加工,逐渐定型为后世武侠小说中叱咤风云的侠客形象。

        陈平原著《千古文人侠客梦》,将中国武侠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唐宋豪侠小说:表现主题或则“仗义”,或则“报恩”,或则“比武”。如裴铏《聂隐娘》、杜光庭《虬髯客传》,后世武侠小说不少直接、间接地从这里获得灵感。

        清代侠义小说:标志着武侠小说类型真正的成形,而唐宋豪侠小说以及明代话本、章回小说中关于侠客的描写则是武侠说类型的“前驱”。其中,以《水浒传》为代表的英雄传奇,在打斗场面的描写和侠义主题的表现上对侠义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20世纪武侠小说:19世纪下半叶因为“新小说”的冲击,武侠小说一度一蹶不振,直到1923年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出版,以侠客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小说再度走红,此后数十年,武侠小说大量问世。

        谈论武侠,绕不开江湖。“江湖”一词最早出自《庄子》,例如“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而无所容?”“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在文学作品中,“江湖”不再是地理学名词。文人将“江湖”视为远离喧哗场所的精神境界,或用以表达远离庙堂的处境,或体现追求自由风雅的愿望。范仲淹如下名句中表现得最为清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武侠作品中,“江湖”被引申为四方流浪,靠卖艺、卖药、占卜等谋生者活动的空间。王学泰先生将此概括为“游民的江湖”。在这个江湖里,悬崖山洞、大漠荒原、寺院道观都是常出现的场景:《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于玉女峰上面壁思过,《碧血剑》中九儿孤寂的身影在大漠中渐行渐远,《天龙八部》中虚竹和尚在少林寺中练功参佛。

        也许“天下多有不平事,世上难遇有心人”,也许“拔剑谁无义,挥金却有仁”,武侠的流行或多或少承载着人们的寄托,纵然宛若夏日美梦,但能够欣赏其斑斓的色彩和光圈倒也不错。

        (光明日报中华文化溯源微信号11.28 张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