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儿子小强已经35岁,并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了,可似乎仍未脱离父母的“怀抱”。父母包办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家里只有这一个孩子,现在孩子工作忙、压力大,自己退下来了,正好发挥余热,给孩子帮帮忙,辛苦大半辈子,不就是图个孩子生活顺利吗?”小强的父母这样对旁人解释道。
其实,像小强的父母这样,心甘情愿地被子女“啃老”的,还真不少。这样充当“全能保姆”的父母,大多经济条件不错,有固定收入,养老、健康没有太大的隐患,所以他们退休后全身心地又投入到“被啃老”的第二职业中去,并藉此找到价值感。
在他们的眼中,无论子女长到什么年龄,孩子都永远是孩子。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离家,成家立业,家长们无一例外要适应变化中的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一个曾经那么被需要过的父母,当然还希望孩子一如既往地需要自己,避免这种被抛弃的失落感。尤其是退休后,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就成了自己的全部希望和寄托。他们不遗余力地给孩子所有,唯恐失去儿女,失去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虽然中国式文化的特色伦理强调共享天伦之乐,但在“天伦之乐”与“独立空间”之间找到一个度的平衡更重要。父母们应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多走出去,锻炼锻炼身体,形成自己的交际圈子,用多元化的爱好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而不是仅仅把所有的希望和生活目标都寄托在儿女身上。
(《当代健康报》3.23 杨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