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来,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普通词汇“ghetto”进入世界历史,进入英语、德语、法语诸西方语言,也进入了汉语。
“ghetto”一词释义为:城市犹太人隔离区、聚居区;城市少数族裔或某个社会阶层的聚居区。其意大利语原意为铸造厂。“铸造厂”为什么会变成“犹太人隔离区”了呢?
17世纪初,中西欧地区连年战争,许多犹太人跑到比较开放、生活比较安全的威尼斯城市共和国。1616年3月29日,当局颁布了相关法令,指定犹太人居住的地方。
威尼斯是一个由118个小岛组成的水城。在其西部边缘,有一个名叫“铸造厂”(ghetto)的小岛,以前在小岛上曾有过浇铸大炮的铸造厂,小岛也因此得名。铸造厂岛被指定为犹太人的聚居区。全城约700名犹太人全部集中居住在这个被称为“ghetto”的岛上。人们问威尼斯的犹太人住在哪里,不约而同的回答都是——ghetto,久而久之,“ghetto”就成了表示“犹太人隔离区”的同义语,进而成为表示这个意思的专有名词。威尼斯犹太人隔离区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这样的隔离区。于是,其他地方、其他国家的类似犹太人隔离区、聚居区也一律以“ghetto”名之。
(《学习时报》3.27 金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