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3月23日 星期四

    低价游的另一面

    《 文摘报 》( 2017年03月23日   01 版)

        导游薛辉感觉日子越来越艰难,“现在十个团能有三个团赚钱就不错了,因为人人都有智能手机,一言不合就上网曝光”。薛辉说,导游、购物店和小旅游公司彼此依附生存,无论谁被媒体曝光,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某旅行社负责人吴军认为,投诉的逐年上升,也跟游客的“过度维权”有关。“有个江苏老人,一个茶叶蛋忘在大巴上,不停地投诉,直到我送他一百个茶叶蛋。”吴军说,稍不合心意,游客就投诉,旅游部门就督促旅行社解决,如果不解决,将面临处罚。2016年春节,一名客人向旅游监察投诉旅行社合同造假。“合同上写着午餐的一个菜是烤鸭,这个游客下筷子慢没吃到。旅游监察让我们想办法解决。我买了两只烤鸭送给这个客人,他才罢休。”

        昆明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岳斌告诉记者,旅游业进入门槛低,低价诱客恶性竞争,只能让导游和购物店设法弥补成本,“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现在的情况是,羊花一块钱吃了五块钱的草,还不愿意让你薅羊毛。而旅游监察部门的原则是,谁家被曝光就查谁。”

        岳斌曾试图开拓纯玩团,但游客和导游都不买账,“纯玩团价格起码5000元以上,不如出国游,游客不认可。”岳斌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有效措施,遏止低价恶性竞争。在他看来,“购物团”的兴起,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关,“互联网的消费宗旨是,消费者永远只买价格最低的,跟网上购物一样。市场培养了游客,游客影响了市场,旅行社、导游、游客、购物店都没有赢家,整个旅游市场逆生长,守法者难以生存。”

        (《南方周末》3.16 王瑞锋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