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1月21日 星期六

    乡土还能重建吗

    《 文摘报 》( 2017年01月21日   07 版)

        ■张冠生

        《乡土重建》是费孝通先生学术高峰期一本影响广泛的著述。该书由观察社于民国三十七年八月初版,逐一讨论了如下话题——

        “回不了家的乡村子弟”“乡村靠不上都会”“怎么会穷得没有资本的?”“资本从哪里来”“提高农民生活程度的道路”“乡土还是我们复兴的基地”……这本初版于近七十年前的书,居然在讨论当下中国的现实问题。

        中国农耕社会有个基础,叫叶落归根,构成社会的有机循环。这一循环里,人们小心伺候土地,尽力保持土地肥力,以利作物生长,满足生活之需。生活中的所有产物,即便弃物,也都加入循环过程,如落叶化作春泥。天长日久,这一循环滋生出桑梓情谊,形成告老还乡的传统。华侨飘洋万里,锱铢积蓄都寄回家,死后也要回乡安葬。

        漫漫历史中,出自乡村的文人、官员,更多的是生前即回乡。或卸任而还,或辞官而返,或遭贬黜而回,殊途同归,更有一直晴耕雨读、终老家乡者。这一群体绵延相续,为乡村社会保持着地方治理和发展所需人力资源。

        费先生列举这些观点时,数千年形成的这一循环,已在近百年历史中被打破。他概要描述这一过程说:“以前保留在地方上的人才被吸走了,原来应当回到地方上去发生领导作用的人,离乡背井,不回来了。一期又一期的损蚀冲洗,发生了那些渣滓,腐化了中国社会的基层乡土。”

        乡土损蚀始于人才流失。人才流失始于教育失当。由传统进入现代,社会需要改造,改造需要新知识。新知识要从教育获得,而偏偏教育上出了偏差。一方面,传授的知识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另一方面,灌输的观念使学生不愿回去。

        费先生在《损蚀下的乡土》一文批评说:“现代的教育,从乡土社会论,是悬空了的,不切实际的。乡间把子弟送了出来受教育,结果连人都收不回。”

        费先生的老师潘光旦先生的《政学罪言》中也有对乡村教育问题的讨论。他说:“我们的教育早应以农村做中心,凡所设施,在在是应该以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农民的安所遂生做目的,但是二三十年来普及教育的成绩,似乎唯一的目的在教他们脱离农村,而加入都市生活。这种教育所给他们的是:多识几个字,多提高些他们的经济的欲望和消费的能力。至于怎样和土地及其动植物的环境,发生更不可须臾的关系,使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更能安其所遂其生,便在不闻不问之列。”

        最后,潘先生说到更严重的问题:“近代所谓教育有许多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这种对不起的地方可以用一句话总括起来说:教育没有能使受教的人做一个‘人’,做一个‘士’。”

        1989年2月28日,费先生与当时的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面谈教育问题,费先生说:“教育工作第一步是培养怎么做人,其次是做一个好公民。多年来,教育一开始就是重视阶级斗争教育,搞得人与人之间不信任。我们对教育的最低的要求就是教人做人。教育工作中,根本的东西丢了。再下去就是方针问题。我们应该有危机感,教育的危机就是民族的危机。应该敲警钟。教育是要人去搞的,现在我们培养的人,能够承担二十一世纪的任务吗?”

        (《费孝通说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