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军
中国人的焦虑,各自有各自的原因,但是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整体的焦虑原因,由于这个原因引起的焦虑,会叠加到每个人具体的焦虑上,所以中国人整体上才这样焦虑。这个焦虑,就是“民族落后”的焦虑。
晚清之前,中国人是没有这个焦虑的。因为那时候的中国,是东亚文明圈的绝对领先者,即使有时候军力不领先,但文化绝对是领先的。因此,中国人有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比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但晚清不一样了,西方的坚船利炮势不可当地撞开了中国的大门。我们越来越发现,西方的文化非常强大,它们似乎全面超越了中国。在这种局势下,中国人非常焦虑。不论是洋务派,还是革命派,所有人都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救亡”的焦躁。这是自中国近代一直弥漫着的焦虑的开始。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事件,都和这个焦虑有关。
比如戊戌变法中,在短短一百天左右,竟然下达了超过百条大改革的指令。这种高速度的政治改革完全没有顾及社会的承受力,难怪以失败告终。当时有人劝告康有为,说应当先从文化的改进开始,缓缓推进,但是康有为说来不及了,国家快亡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历史学家回头看那段历史,会感叹“欲速则不达”正是那时的写照。焦虑,让中国人慌慌张张地跑得很快,最后却没有跑出多远。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有了实质性的进步,但是我们依旧还是在“发展中”而没有达到“发达”。没有足够的钱,是我们最大的焦虑。因此从上到下,努力挣钱。我们以为有了钱就不再落后了。焦虑中,人总是目光短浅。
在这样焦虑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种弥漫于全中国的,以及持续了超过一百年的焦虑,于是每个人会把这个焦虑叠加到自己生活中的事件上,于是,就有了一国焦虑的中国人。
中国人,真的需要治疗一下自己了。落后了可以不慌乱,可以一点一滴地做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经济建设,一点点地进步。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不止步不前,没有严重动乱,我们的中国,总会有光明的未来。
(《焦虑的中国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