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翻起存放于案头的《郭玲春新闻作品选》,炽热而生动的语言,仿佛又把我带到了作品所记述的那个绚丽多彩的年代。
我在中国新闻学院进修时与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相识,我们的师生情谊已延续了28年。
“换个样子写文章”
1982年,改革开放春风激荡。这一年,郭玲春离开编辑岗位开始做记者。她问自己:“我是否可以换个样子写文章,写出自己的个性,写出与别人的不同?”
“换个样子写文章”,始于对金山同志追悼会的报道。
接到采访任务后,郭玲春到金山家里详细了解他生前的情况,到中央戏剧学院查阅金山的相关材料。第二天,当她赶到追悼会会场时,花圈上那一副副富有文采、感情浓烈的挽联,一帧帧精心陈列的照片,一句句深沉缅怀的话语,触发她许多的思考……
“雷电、钢铁、风暴、夜歌,传出九窍丹心,晚春蚕老丝难尽;党业、民功、讲坛、艺苑,染成三千白发,孺子牛亡汗未消”,悬挂在追悼大会会场的这副挽联,概括了金山寻求光明与真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人们看着剧场大厅里陈列的几十帧照片,仿佛又重睹他的音容笑貌:他成功地塑造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形象,他为演《风暴》与“二七”老工人谈心,他在聆听着周总理的教导,他与大庆《初升的太阳》剧组在一起……
回到办公室,郭玲春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她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只不过是不愿落俗套,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写而已。没有想到,第二天这条消息见报后引起了纷争,有褒有贬,沸沸扬扬。有一种看法是这样写追悼会新闻“出了格”。然而,更多的读者击掌称道。最终,这条消息成了1982年唯一获好新闻奖的会议消息。
这条现在看来很平常的消息,在当时确实不同凡响。不单是语言风格自由洒脱、清新别致,更重要的是冲破了多年来会议消息写作的窠臼。
把“会议新闻”写出花样
参加纪念《人民文学》杂志创刊35周年茶话会,她在冗长的材料中发现了这么一段话:“中国的文学路子显得那么艰难、它总是和中国革命相关联,当我们被‘左’的观点所左右,文艺上也就有许多失误;而当我们国家步入正轨的时候,文艺也是欣欣向荣的。”这是为什么?她暗自思忖。
她找到了时任《人民文学》主编王蒙。“你们提到了失误,你们是怎么想的?”她问。王蒙回答说:“这能说明一点:中国国运兴,文运也兴。”
她在导语中写进了这些内容。在为这次纪念活动发出的几十条消息中,独有她的这条作品,被评为新华社一等好稿。
郭玲春写新闻,不是为写而写。她更注重捕捉、挖掘会场和会议材料之外的新气息,去寻觅、采撷真新闻。于是,在她的新闻作品里有了笑声、哭声、呐喊声。
郭玲春说:“每交出一篇今日新闻,仿佛一阵轻松。然而,今日复今日,就像喜剧大师卓别林扮演的那个被旋转的机器搅得不知所从的人物,伴随着飞旋节奏,已经身不由己。这个比喻只适用于我。不幸,圈内的同行直呼我为‘会议记者’。于是,背负着‘以会议报道著称’的沉重包袱,总想写出点新意来,又谈何容易。我动用了并不富裕的积蓄,包括浅浅的人生经验和文学储存。在看似轰轰烈烈或冷冷清清的会议上,常常故作轻松,实则全身警戒,我捕捉着每一句发言,乃至每一声感叹。我观察大的背景,也不放过一个琐碎的细节,以至于与我的知己朋友闲谈,还别有企图地想抠出点‘意料之外’来……”
说得更多的是“教训”“遗憾”
即使是“成名作”金山追悼会消息,在郭玲春看来,也存在很多不足和缺点。她说,这篇文章“是付出失败的代价后”得到的教训与成果。当年被肯定的新闻写作上的改革,如今再看,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文字了。
在《茅盾文学奖首届授奖仪式在京举行》一稿中,她在篇后“附记”中自我检讨,“导语落俗,这使新闻一开头便见局促!”在《纪念现代作家郁达夫遇难四十周年》一稿中,她对自己在本稿写作的一点创新时时感到忐忑:“用形象的比喻作为导语,不知是否妥帖?会至中途,因肃穆的气氛而引入一段题外话,是否牵强?”
这就是郭玲春,一个曾以文风创新声誉鹊起而不张扬的郭玲春,一个永远执着进取而不自我满足的郭玲春。
(《新华每日电讯》10.14 雒应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