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一名即将踏入大学的女孩徐玉玉,8月19日遭遇诈骗电话,9900元学费被骗光。徐玉玉在报案回家途中晕厥,心脏骤停,虽经全力抢救,仍于21日不幸离世。
公众的愤怒或许有助于破案进程的加快。但为防止更多悲剧发生,必须从全局出发,从制度入手,把公民的个人信息真正保护起来。
个人信息的大面积、高精度泄露,是骗子的“最佳助攻”。以徐玉玉为例,她家庭贫困,被骗前曾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而骗子正是以发放助学金为幌子,成功取得信任。是谁出卖了徐玉玉的信息?还有多少受害者已成为骗子的潜在猎物?
非法买卖的个人信息早已是不少行业生存的基石。买房之后,全城装修公司的业务员都有了业主电话;产妇分娩后,推销奶粉、剃满月头、拍宝宝照的骚扰电话接踵而至。个人信息长期“裸奔”,该有个终结时刻了。
加强惩罚力度是必须的。《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实施后,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已入刑。但从实际看,法不责众似乎仍是常态。“徒法不足以自行”,要收紧个人信息保护之网,就要让买卖个人信息的人普遍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