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5年12月24日   06 版)

        重建身体话语的意义

        王晓华在2015年第4期《南国学术》上说,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人文理论研究进入了相对沉寂的时期。面对这种间隙状态,英国著名学者伊格尔顿用“理论之后”这个术语表达自己的不满。在他看来,理论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代学者忽略了真实的身体和生活世界。由于占主流地位的文化生产模式依旧延续精神/物质的二分法,身体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被压抑和遮蔽。这使得理论研究退化为无根的语言游戏。要克服这种欠缺,理论研究就必须回到主体性的、生产性的、劳动的身体,并通过重建身体话语来恢复理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在世界范围内,这个创新性的研究纲领可能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

        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与国家治理

        周书俊在2015年第6期《中原文化研究》上说,中国传统政治伦理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最值得称道的当属尧舜时期,最系统的应当是文王、武王时期,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当在汉、唐、宋、明王朝。反观中国传统政治治理的生态,从政治目标的设置到国家治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都具有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中最本质性的东西就是“正”,正从文为“政”,而领导者就是“正”的化身。所谓“正”,就是正别人之不正。古代的所谓“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始终围绕着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正”来进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