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影片《51号兵站》是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0年拍摄的电影,首映于1961年国庆节,是建国12周年的献礼片,曾风靡一时。2007年,中央电视台根据故事情节,拍摄成26集电视连续剧《51号兵站》播出。
影片和电视连续剧中的“小老大”,表现的都是艺术形象,是综合诸多个体塑造出来的。“小老大”的原型,是1960年《51号兵站》电影文学剧本编剧之一的张渭清同志。当年他曾是新四军一师后勤部的军需科科长,是奉粟裕司令之命来上海开展兵站工作的。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蒋介石政府停止了对新四军的一切武器和物资供应。
新四军陆续派出采购人员进驻上海,据当年担任新四军一师军需科科长、离休前任东海舰队后勤部副部长的张渭清同志生前回忆:1941年8月的一天,他到新四军一师司令部报到,一进门就见到了粟裕师长。粟裕询问了他的基本情况。当张渭清回答说他从小长在上海,在上海参加过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工作时,粟裕高兴地说:“好啊!我们一师正需要你这样熟悉上海的同志。”
十月的一天,张渭清来到上海。他头戴礼帽,身穿长衫,一派商人模样。先到位于莱市街的一家棉布商号,这里的掌柜是常州掮客。他打量一番后凑近对张渭清说:“东洋人管制得很严,且要价很高。”后来,张渭清在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地方爱国人士帮助下,打通海关“关节”,避开日寇的查禁,完成棉布的采办任务。
1942年春节刚过,粟裕命令张渭清去采购部队紧缺的西药、医疗器材和通讯器材,地点仍是上海。这次派两位同志和张渭清同去执行任务。张渭清一行到沪后,张启龙住在他原工作过的华洋药房,张渭清住在北京路630号,通讯参谋在旅店落脚。按指示,接头地点在汉口路同安大楼的惠仁药房内。在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全力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1943年初,师部委派张渭清再到上海,采购一批五金材料和工具,包括各种机床20多台、无缝钢管450多米(做迫击炮炮身用);同时,买回许多中外技术书籍、化学器皿。张渭清不仅冒着巨大风险采购到大批物资,还先后在上海通过地下党组织动员了120多位技术人员和工人老师傅,投奔到苏中新四军军工部去工作,大大地增强了新四军军工生产的技术力量,为形成一定规模的军工生产提供了保证。
(《新民晚报》6.7 朱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