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4月23日 星期四

    怀念小书

    《 文摘报 》( 2015年04月23日   06 版)

        小书,如今不多见了。我怀念它们,是因为它们实实在在是最利于阅读的。

        《诗词格律知识十讲》是王力先生所著,只薄薄30来页,连个书脊都没撑起来。可我从多次阅读中,弄懂了一些最基本的声韵、平仄、对仗知识。虽然从不敢写诗,可有时读到一些精彩诗词,甚至对联,偶尔从这些方面做点透视,对作者的灵妙巧思可以有更深一步体会。

        鲁迅先生这部《野草》,仅仅62页。可它的分量,相信每一个中国读书人都掂得出。我从中最早体会到生命的苦闷和沉厚,最早感受到生命的挣扎与沉思,我甚至觉得我的一部分血质因它而浓郁纯粹起来。

        王梓坤的《科学发现纵横谈》是我在大学期间购到的。作者虽是科学家,可文科学养深厚,谈学一章,题目居然是《林黛玉的学习方法》;谈想象一节,引用的是《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么精妙的句子,我是从这位科学家笔下读到的。

        法国作家莫洛亚所著《屠格涅夫传》。这部书很小,可分量不轻:“我们竭力为一位作家辩护,但所捍卫的东西并不是他的著作,而是我们自己深邃的情趣。我们在文学上的选择和偏爱,都取决于我们的感情和精神需要。”他认为作家即使“风格迥异”,但“所赋予人们的精神享受,应该是两种泾渭分明、彼此间无以类比的情操,而且,这两种情操也不可能相互贬斥,相互损害”。这些让人深思的见解,便来自这部标价仅0.62元的《屠格涅夫传》。

        若论阅读的话,小书是最便当的。在眼下难寻简朴而有分量作品的情况下,我能不怀念这些给我生命添加了色彩的小书吗?

        (《学习时报》 4.20 杨建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