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3月28日 星期六

    羊年探访白羊城

    《 文摘报 》( 2015年03月28日   07 版)
    边城三关之白羊城

        白羊二城 势如犄角

        位于北京昌平城西南40里的白羊沟自然风景区——白羊城,为边关三城之一,有新旧二城,相距一里许。

        《元史》中记载:白羊口千户所,秩正五品,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百户二员,弹压一员,于大都路昌平县东口置司。正统元年(1436年),蒙古族额森部落越过长城,出白羊口攻入昌平城。此后始建白羊口堡城,简称白羊城。

        白羊城属居庸关西路隘口,管辖着清泉、桑木沟、石板冲等九口。白羊城守备还兼制长峪、横岭、镇边三城。城内有骑兵、步兵、日不收军(巡逻)兵、火药兵等814名。驻军最多时有千户4人,百户8人,兵3千余人。

        白羊城内一河中流,平地少,不便屯兵、练兵。景泰元年,朝廷在白羊河南坎沿上、五峰山下筑造新城一座即小白羊城。新城一里见方,设东南北三座城门,西城墙不跨山。白羊二城近在咫尺,势如犄角,足见此口之重要。今人极少提及新城,只因二百年前已被庆王坟代替,只留下了南门外、校场、将台和排墙等地名。

        沧桑巨变 雄风依存

        2004年,北城墙下立起一块纪念碑。那是白羊城燃起平郊抗日烽火的见证。

        抗战时期,日寇进白羊城肆意烧杀抢掠,抓民夫赶着毛驴驮弹药,事后在干龙潭半截沟口枪杀了7名民夫,又在东城门南北山坡上修筑了两层岗楼。日本宪兵队居高临下控制着城门口。当时在抗日联合会的刘玉清说:“1944年秋天,八路军三连要烧岗楼。我假装锄地,看仔细后敲锄报信,他们冷不丁冲进去杀了鬼子,烧了岗楼。”对面岗楼鬼子惊恐万状,吓得凉锅贴饼子——蔫溜了。

        六百年弹指一挥间。白羊城在风雨侵蚀和兵燹中废为残垣断壁,长街毁于洪水,百姓远走他乡。1939年夏,特大山洪冲毁了城门、钟鼓楼、寺庙和民居,柳树连根拔起。修水库时,城内外百姓搬迁到南坎沿上,西城墙南段的条石被民工拆下垒了坝基。城内外承恩寺、城隍庙、天仙行宫、观音庵等十余座庙观风光不再,坍塌隐没于树木荒草中。前年,重见天日的清代碑首如宝贝般被抱进了昌平区博物馆。

        (《北京日报》3.17 李富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