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3月28日 星期六

    大上海的世外桃源

    《 文摘报 》( 2015年03月28日   07 版)
    西郊宾馆

        上海西郊宾馆,原称414招待所。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担负着接待中央最高领导和世界顶级政要的重要任务。现在,它是一个拥有1200多亩地的超级国宾馆。

        李克农同志来沪参与选址

        据上海市委警卫处的老同志李成润回忆,1959年,414招待所在选址的时候,时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军事委员会情报部部长、外交部副部长的李克农同志,曾亲自来沪参与选定。

        当时他公务出差住在岳阳路145号(原宋子文的住宅,解放后属上海市委招待所,现在是老干部局办公处),有一天柯庆施来看他,对他说,现在找到了一处适合毛主席居住的房子,在虹桥路附近。他们驱车沿着虹桥路西行,拐入虹桥路路北的一条小马路淮阴路,在一片树林的后面,找到一处有些奇怪的房子,这就是后来所谓的“怪屋”。

        这处房子建在一处不大的斜坡上,表面看是栋平房,其实是栋沿山坡建筑的二层小楼,周围有大片的绿地,门前有条小河,弯弯地竟通到了室内,周围环境很安静、典雅。室内的装潢也非常考究,除了主人卧室、客人卧室,还有西式客厅、中式客厅、西式餐厅、中式餐厅、茶室、舞厅。与二楼舞厅平行的室外还有一个游泳池。一楼西式客厅有一半是玻璃房,坐在室内就可以享受“阳光浴”。这是一处远离闹市中心、设备齐全优雅、外观非常别致的小洋楼,居住其中绝对安静、舒适,而且,这个地方离虹桥机场很近,方便主席行止。还有一个优势是这里环境优美,独立门户,与周边其他房舍相距较远,这就便于安全保卫。

        唯一的缺点是,这处房子的南面是一处很大的坟地,人称姚家花园,其实是当年承建南京中山陵的著名建筑商姚锡舟先生的墓地,而那栋“怪屋”,正是姚锡舟先生大儿子姚乃炽的别墅。但唯物主义者是不讲究这些的,动员墓主把坟迁移到公墓里即可,而姚乃炽先生本人已去国外居住,房子已由政府代管。于是上海市委当天下午就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在这个地方建一个招待所。“文革”后,姚乃炽回到上海,政府按政策适当地给予了经济补偿。此是后话。

        这个招待所为什么叫414呢?西郊宾馆的老领导苏幼泉书记说,当初规划建设的时候,工程本身非常机密。由于绿化工程很大,每天都有卡车往里面运送树木和草皮,这个绿化工程的代号叫414项目,于是大家都叫414,建成后的招待所就沿袭了“414”这个神秘的数字。再后来又有了“415”招待所,因在“414”附近,就排序为“415”了,那是用来接待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

        各国政要来沪的首选之地

        414招待所的总体规划由华东建筑设计院和园林设计院负责设计,由于原有的基础是西式园林和西式建筑,于是基本的构思也沿用了这个思路。

        具体做法是,将这块地上原有的大树充分保留,也保留了原先的小花园,将之统一纳入规划的整体格局。设计单位和建筑单位的能工巧匠,经过一年时间的加班加点,最终把这一千多亩地,建成了一座真正的世外桃源——园内既有大片的草坪,又有宽阔的水域,还有多个专类园林和花园。在地形的设计上,东南部的丘陵土山是用挖湖取土、堆筑而成。同时将原有分散的不贯通的几条小河浜加以贯通,还设置了一处流水瀑布,既美化了景观,河中还可以养鱼种荷,使园内涌动着一股鲜活、灵动之气,又有利于安全保卫。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414招待所早已改名西郊宾馆,而且又向北推进,一直推到哈密路。这里的园林和古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春秋寒暑,现在愈加葱郁繁复,处处彰显了一种海派的、顶级的、不可复制的气派。

        为适应新的形势,改革开放后,西郊宾馆将原先8341警卫部队的营房改建成两排共48间客房,和新建的7号楼(睦如居)连接,又增加了60间客房,在“怪屋”的后面又加建了11套客房,西郊国际会议中心、西郊体育中心、另有一百多幢小别墅。

        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西郊宾馆的主要任务除了接待中央领导,还接待外国元首和各国政要。从此,这座“沉寂”了二十多年的世外桃源渐渐被世人所知晓,成为各国政要来沪的首选之地。还有很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也在此召开。2014年5月,有4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召开,其中习近平主席欢迎各国元首和施放礼炮的仪式也在此进行。

        (《新民晚报》3.15 邱根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