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3月28日 星期六

    白求恩大夫的最后恋情

    《 文摘报 》( 2015年03月28日   05 版)
    比尔向作者展示白求恩写给莉莲的信

        人们都知道,白求恩曾去过延安,并与毛泽东见过面。但是,迄今为止,却没有留下过任何照片和文献记录。

        然而,2013年夏,我在拜会“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时,获知该会发现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毛泽东与白求恩的合影照片。据说,照片的拥有者是一位叫比尔·史密斯的加拿大老人,白求恩大夫在中国期间,曾给比尔·史密斯的母亲莉莲写过多封信件,介绍八路军抗日情况和他的工作感受。这张照片就是白求恩送给莉莲的许多照片中的一张。

        白求恩和老人母亲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见到老人后,老人拿给我一个牛皮纸袋,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已经破碎的灰黄色信封。“都在这儿呢,你慢慢看吧。”我边看边译。

        中国河北西部晋察冀军事区G.H.Q.        

        1939年8月15日

        亲爱的:

        我在中国地图上的许多城市到处给你寄信,殷殷地盼望着你能收到它们。可是,看来你却像从未收到过一封信。

        今年三月和五月,我都从北平给你发过信,指点你到那座城市去。从北平城到我们这个地方来,十分方便,只需两天路程就够了。然而,我的联络人却只得到了这样一个回复:“没有经费。”

        我准备回国停留几个月。我的工作需要很多钱。我计划在11月份时动身,这样,在1940年的二月底就能到家了。

        我曾给你拍过一封电报,让你不必马上来此地汇合了,而应当留在加拿大等待我。至于我嘛,当然必须留在这里工作。如果你仍然保持着和我一致的信念,明年你可以随我一起,同返中国。

        我是七个月之前收到你最后一封信的。啊,上帝,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我极度疲惫,瘦弱不堪,已经精疲力竭,油干灯尽了。也许你不会再喜欢你的老家伙了!

        再见了,亲爱的莉莲!

        白求恩

        在白求恩书写这封信的时候,岂能预料,恰恰是在他预计要动身回国,为中国人民抗战募捐的11月12日那一天,他将要长眠于异国的黄土地上。

        看完信后,我大胆地追问比尔·史密斯:“你父亲是否知晓他们之间的这种情感呢?”

        老人的父亲爱德华·史密斯,是加拿大共运史上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史密斯夫妇在多伦多建立共产党分部、组织工人运动、为底层人民争取权利。一个叱咤风云的汉子,能否接受自己的亲密战友和妻子之间的暧昧情感呢?也许,这对夫妻之间的感情早已出现了裂痕?

        “上辈人的感情纠葛,我不知情,也不愿胡乱揣测。母亲在世时,从未和我提起过她与白求恩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只知道,我来到人世,纯属意外。母亲年轻时,患过肺结核。那个年代,肺结核与如今的癌症一样,几乎等于不治之症。”

        在为无钱医病的穷人义务诊治的过程中,白求恩自己也染上了肺结核。他研制发明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并率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我母亲也是被他治好的。他摘掉了我母亲一半的肺叶。你想想嘛,一个只剩下一半肺叶的女人,身体那么孱弱,怎么会有怀孕生子的欲望呢?”

        也许,获悉了来自遥远的东方那个令人心碎的噩耗之后,莉莲才终于放弃了与恋人重逢的梦幻,选择了做一个母亲,循规蹈矩,了此残生。不管怎样,1942年3月,比尔·史密斯在多伦多城北出生了。

        莉莲1977年离世。比尔说,安葬了母亲之后,他在整理遗物时,打开了母亲床头柜上的一只雕刻精美的漆盒。里面存放着的唯一物件,便是这封寄自太行山的信函与照片。

        (《新民晚报》3.22 李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