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营养健康专家们再三强调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危害:龋齿、骨质疏松(磷酸盐诱发)、肥胖(高糖),但无论是吃麻辣火锅,还是窝在沙发里吃薯片看电影,人们还是乐意倒杯可乐放在手边。
从化学角度来说,往水里加二氧化碳会产生碳酸,味觉细胞中的碳酸酐酶,催化碳酸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气泡,在舌头上产生“爆裂”感。研究发现,二氧化碳触发的受体细胞是负责感知痛觉的,因此,人类应该彻头彻尾地讨厌碳酸饮料才对。
科学家试图让老鼠喝苏打水,可它们不肯,马和其他动物也都如此。动物进化出了好几种检测二氧化碳的系统,避免误食散发着二氧化碳的腐烂食物。
也许有一种理论能够解释为什么独有人类热爱苏打饮料:对极端刺激的癖好。典型的情形是人类的嗜辣倾向:1980年心理学家罗津(Paul Rozin)率先提出了这个观点,说吃辣是因为人们“享受这样一种状态,他们的身体发出了危险警告,然而意识告诉他们这没问题”。仿佛是成功挑战自我,或者侥幸逃脱险境的愉悦。
《化学知觉》(1992年)则从另一个角度做了解释:饮料中的二氧化碳能够使人感觉到的温度更低,从而更加刺激。如同冰过的西瓜,虽然糖分并没有增加,但在味觉上会更甜。
(《南都周刊》2013年第28期 石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