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7月26日 星期四

    盲目“填海造地”隐藏风险

    《 文摘报 》( 2012年07月26日   06 版)

        近年来,面对楼市调控的高压态势和确保18亿亩耕地的政策红线,一种新的“土地经济”模式正在被大量复制。借国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之名,一些城市明确提出“向海洋要土地”,兴起新一轮围填海热潮。这些新增土地除发展临海工业外,很大一部分被用于房地产开发。当前“填海造地”过度开发,不仅加剧了房价调控难度,也潜伏着永久破坏生态、增加防灾压力、危及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深层矛盾,急需引起重视。

        “填海造地热”的背后是暴利驱动。围填海成本一般为每亩15万元至20万元,但地方政府转手拍卖给开发商,每亩地价动辄数百万、上千万元,为地方政府带来丰厚的土地收益。开发商则以“海景房”为卖点,每平方米几万元卖给购房户。“填海造房风”的出现,实质上仍是地方追逐土地财政的表现。

        要遏制盲目“填海造地”歪风,首先要完善海域管理执法手段。我国海域管理执法手段急需完善,很多违规项目被查处后,基本不可能还原于海,一般只能罚款了事,而相对于海景房暴利,相关罚款规定微不足道,根本起不到惩处作用。其次,要完善海域使用审批。海域的使用是需要海洋管理部门审批的,从某种程度而言,审批不严是“填海造房风”盛行的重要原因。最后,要加强社会监督。海域的使用和审批应当向社会和公众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在必要时还要举行听证,充分尊重社会和公众的意见。

        (《中华工商时报》7.19 孙瑞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