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12月29日 星期四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1年12月29日   06 版)

        田汉与中国新歌剧

        艾立中在12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上说,田汉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全才,集戏剧创作、戏剧理论和戏剧活动于一身,是公认的剧坛领袖。以往学者多关注田汉对于话剧、戏曲甚至电影的贡献,但对他之于中国新歌剧的贡献,重视不够。田汉与新歌剧的关系,前后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南国社至左翼剧联时期是田汉新歌剧理论和创作的萌芽期;抗战时期是他新歌剧理论的转变期;新中国成立后是其新歌剧理论的深化期。

        告子:首言“食色性也”的先秦思想家

        王福湘在2011年第11期《学术研究》上说,人们往往把哲理名言“食色性也”张冠李戴到孟子头上,甚至写进某些大学教材。其实,该名言出自告子。告子与孟子是同时代人,在诸子百家中也算一家,可惜其学说早已失传。“食色性也”是由于孟子在自己书中用作辩驳对象才得以保存下来。与孟子的性善论对立,告子提出“性无善无不善”论,其基本观点有四点,其中第一点就提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治学“三境界”

        王向东在12月14日《人民日报》上说,可以用孔子的三句话来概括治学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能够感受辛勤学习温故知新之乐。第二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即能够感受朋友之间切磋批评之乐。“朋”之难得,究其原因,从主观方面说,就是对批评所持的态度。这一步跨出去,人的胸襟气度眼界视野就会发生质的飞跃;这一步跨不过去,治学很难有什么大成就。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能够感受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乐。如何对待“人不知”,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对待名誉地位利益的问题。真正的知识分子,决不会一天到晚揣摩如何出名牟利,如何升官发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