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

    跨越68年的“父子重逢”

    作者:皮腊生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2日 07版)

        皮腊生(左一)在朝鲜价川志愿军烈士陵园扫墓。资料照片

        【寻亲故事】    

        讲述人:抗美援朝烈士皮菊秋后代 皮腊生

        2019年11月15日,朝鲜价川志愿军烈士陵园。当我在合葬墓碑上看到“皮菊秋”这个名字时,泪如泉涌,长跪不起:爸爸,儿子来看您了!

        这是童年分别之后我离父亲最近的一刻。为了这一刻,我等待了大半生。

        1951年2月,24岁的父亲赴朝作战,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36军106师316团3营9连的一名工程兵。几个月后,在抢修价川机场时遭遇敌机空袭,不幸牺牲。

        当时,我只有4岁,二弟两岁,小弟还未出生。年幼的我们懵懂无知,长期生活在疑惑之中:为什么别人都有爸爸,而我们没有?直到有一天,叔叔告诉我们:你们的父亲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了,他是一名烈士,你们长大后要去朝鲜找到他的墓地,让他魂归故里。

        牺牲、烈士、朝鲜、墓地,这些词如石头般压在我心上。上中学后,“去朝鲜找父亲”的念头更加强烈,但是关于父亲墓地,我们却没有丝毫信息。中学毕业后,我和二弟分别参军入伍。虽未能找到父亲,但他保家卫国的遗愿在我们心中积淀。这种“心灵接力”,让我感到父亲从未离去。

        斗转星移,我已近耳顺之年。通过网络、媒体、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等,我们寻父的脚步始终未停。2010年,我们兄弟几人为父亲在湖南老家修了一座小型烈士纪念碑。

        偶然间,我在网上查到了一篇关于志愿军烈士后代赴朝鲜扫墓的报道,并辗转联系到志愿军烈士寻亲服务团志愿者。在志愿军老战士曹家麟,服务团团长武将、副团长申云峰的帮助下,请中国驻朝鲜志愿军烈士褒扬代表处提供了价川志愿军烈士陵园墓碑图片,通过反复核实,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姓名,并确定了墓地所在地。

        2019年11月,我们赶赴朝鲜祭拜父亲,向他倾诉了压在心底近70年的思念。临别前,我把从家乡带来的一抔黄土洒在墓前,并把墓碑周围的黄土取走一些带回国,安放在父亲的纪念碑前,在相关部门主持下举行了“魂归故里”的纪念仪式。自此,这场跨越时空的寻找终于达成。

        故事还有尾声:我通过武将先生联系到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视听室高级工程师林宇辉,请他结合亲人的照片与家人描述为父亲画了像,又请江西景德镇一位陶瓷专家根据画像制作了瓷像,安放在纪念碑上。虽然因为种种原因,父亲的遗骸未能移送归国,但是这场寻父之旅终于画上记号。每当看到他的名字、画像以及瓷像时,我仿佛感觉父亲已然归来。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陈之殷、龙军、禹爱华、崔志坚、刘小兵、王斯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