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1日 星期四

    “我信你”,驻村七年才懂它的重量

    作者:王萌萌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01日 08版)

        王萌萌(左二)在田间地头调研。资料图片

        王萌萌

        王萌萌,1988年生,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现任十三届全国青联副主席,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委委员、定远县妇联副主席(兼职),定远县吴圩镇西孔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定远县吴圩镇皖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

        驻村7年,我早已不是那个初来乍到、动不动就哭鼻子的小姑娘,却会为了一句“我信你”而热泪盈眶。

        安徽省脱贫攻坚调查工作开始了。一天,我跟着工作队一起来到隔壁吴圩村进行入户调查工作。进村没多久,就被一个老奶奶拉住了。她说:“小姑娘,你们是来检查的?我想反映个情况,村里不给我办低保!”

        老人不认识我,以为我们是镇上来的检查组。虽然此行时间很紧,但她口中的办低保是村民心里一等一的大事,我有心听一听。原来,老人已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还有一份环卫工的工作,并不符合办低保的条件,但她不懂政策,只觉得是自己哪里得罪过村干部,所以办不成。

        “奶奶,您虽不符合办低保的条件,但您有村里给贫困户的补贴,能享受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何况您身体还硬朗,环卫工作干得不错,子女也能照顾着,这日子还愁过不好嘛!”我安慰着老人,这类情况,让老百姓想通了、安心了最重要。

        但老人眉头仍皱着,显然对我的话心有疑虑,不待我多说便问道:“你是哪个检查组的?”我一笑,只好自报家门,说我叫王萌萌,是隔壁西孔村的第一书记,来做脱贫调查的。

        没想到,老人的眉眼立即舒展开来,说了一句让我意想不到的话——“哎呀,你就是王萌萌啊!那你说的,我就信了!”

        你是王萌萌,所以我信你!接下来的几天,来自一位素不相识的村民的这一句话,在我的心中萦绕不散。我在村里做事,苦辣酸甜都自己消化,从不求什么回报。但能让远近乡亲都认可我的工作,认可我这个人,这是多大的荣幸啊!这句话讲出的那一瞬间,便已化作一股热流,涤荡了我的身心,也慰藉了我7年的驻村岁月。

        7年前,我放弃在省会城市合肥的工作机会,沉到西孔村来当“村官”。那时候,村民们也会看着我说“你就是王萌萌啊”,潜台词不是信任,而是打量、怀疑——你就是那个刚毕业的小丫头啊,估计是来镀金的,待不了多久。

        那时候我常常哭鼻子。村里人不信我、不听我的,只好晚上回家偷偷抹眼泪,然后对自己更“狠”。7年,我一点一滴地,为脚下的乡土注入新鲜的血液。我带头贷款搞种植,吸引村民跟着我一起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创立皖圩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00多人,发展种养循环经济,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当选人大代表后,我还对乡村人才引进、发展数字化农业等多次提出建议。西孔村从“落后村”,变成“明星村”,大家都看在眼里。

        7年了,身边的大学生村官有的转编,有的改行,只有我一头扎在村里。我深知,脱贫攻坚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壮举,把青春献给最需要年轻人的乡村,是我对祖国、对党和人民最深情的告白!

        我或许错过了繁华的风景,但谁说我没有别样的收获?基层实打实的历练,让我从一个只会哭鼻子的小姑娘,蜕变成一名敢想敢做的女干部。更重要的是,我相信没有人会比我更懂一句“我信你”的重量,它足以让我永远热泪盈眶。

        (作者:王萌萌,本报记者李丹阳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