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梅以来,全国暴雨频降,汛情危急。洪水肆虐,长江、淮河两线一度告急,安徽开启“双线抗洪”模式。在电视和手机上看到各级党员干部奔波于抗洪一线的忙碌身影,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管桦在短篇小说《暴风雨之夜》中塑造的地委书记连夜冒着电闪雷鸣和瓢泼大雨,徒步奔往河堤指导救险的英雄形象,以及马烽的小说《我的第一个上级》中老田那掷地有声的话语——“非堵住不可”。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洪流滚滚最见党员初心。
那日清晨,已下了大半夜的骤雨仍在继续,雨点像一颗颗小石子,重重地砸在窗玻璃上,一股股湍急的水流从窗台缝隙间,漫到阳台地面,形成一小片水泊。站在开放式楼道,眼看风雨如晦,平地起水,好比显克微支在《火与剑》中所言:“天国打开闸门,把天河的暴洪倾注到了人间。”好在我们这个老旧小区去年经过改造,疏浚了下水道,积水终未泛滥。而就在一公里外的安徽大学龙河校区,因正搞基建,排水系统紊乱,已成一片泽国。恰在此时,微信里收到老同学老齐发来的《水龙吟·战洪图》。
老齐曾任安徽贵池县阮桥公社党委副书记多年,抗洪防汛是夏秋季的重点工作,干部们的口头禅是“八月十五放光明,一颗心才放到肚里”。老齐的这首“壮词”既描绘出当下军民力战洪峰的生动画面,也追忆当年干部群众团结抢险、众志成城的情景。正如他在微信里所说:“好像身临当年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第一线……”
我不由想起同在乌沙大圩的女劳模龙冬花。她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代表农村委员向毛主席敬酒的照片被制成年画,进入千家万户的厅堂;她奋不顾身抗击洪水的先进事迹也被收入当时的小学语文教材。1952年汛期,长江大堤贵池乌沙北闸段决口,险象环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23岁的女共产党员龙冬花带头跳进急流,用身体死死堵住溃口,从而保全了这段江堤,使乌沙大圩内12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十多万亩耕地免遭水灾。1954年,长江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水,北闸江堤溃塌,龙冬花不顾个人安危,独驾孤舟,在洪流中救出7名遇险乡亲。她与申纪兰一样,以实际行动真诚地表达出翻身妇女对党和新中国的无限忠诚,为此,她13次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57年周恩来总理为她签署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证书。
1958年,《毛主席接见龙冬花》年画热销,先后再版两次,印数达100万幅,龙冬花也转为国家干部。60年代初,贵池县调其脱产到池州师范学习文化,就住在我父亲宿舍隔壁。龙冬花那时30来岁,中等身材,圆脸,很朴实,待人和气。她曾几次找我读课文,问我如何查字典,说是要为革命掌握文化知识,还教育我:雷锋同志说过,学习文化要发扬“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几千年来,华夏儿女逐水而居,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开始,谱就多少勇斗水患的英雄凯歌,留下无数毁家纾难的动人故事。1969年汛期,我在四岭水库工地,目睹了扩建工程指挥所包振德主任率领党员突击队,与洪水抢时间,冒雨清理溢洪道里淤积的块石、泥沙的战斗场面。行洪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画面,以及共产党人冒着生命危险与洪水进行殊死搏斗的动人场景,迄今仍令我感奋不已。当年8月,知青金训华在抗洪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小将壮志撼山岳,一跃冲向万里涛……百尺浊浪脚下倒,生死考验心不跳,攀上‘公’字高峰顶,面对狂浪斗志高”(仇学宝:《金训华之歌》)。
如今,年过古稀的我听到耳畔传来“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你是大地给我万般呵护,生生不息只为了那一份托付,无惧风雨迎来新日出”那熟悉的旋律,眼前又闪现龙冬花、金训华、包振德等抗洪英模永不模糊的身影,遂写下一首“老干体”:“庚子梅黄大汛临,雨滂大暑未歇停。山川湍泻泥石水,江岸高峙风雨亭。抢险大军森似铁,巡堤哨守眼如鹰。初心不忘来时路,国泰民安享太平。”
(作者:黄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