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者心声】
11年前,我从美国硕士毕业后到南通大学执教。两年后,我辞职与丈夫一起创办了南通地区首家生鲜连锁超市,同年成立了自己的食品企业。
近年来,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先后与多个科研院校进行深度技术合作,聘用多名科技人员,从事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引进种植的新西兰黄心猕猴桃填补了江苏省内空白。经过多年用心经营,我们连续获得1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我们创办的江苏苏洪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规模优势开展连锁直营门店,将信息化、标准化、基地供应链作为支柱,确立了以科技引领水果产业链整合、以水果产业链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从2015年起,苏洪农业电商平台每天的网上订单量达10000余单。为完成每天订单出库,我开始研究自动化,设计了国内首条农业分拣流水线,给水果分级,送到装箱工人面前,再自动封箱,因此拿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我带领团队走遍大半个西部贫困地区,在大凉山丑苹果、攀枝花芒果等水果产地发展了10多家供货基地,带领江苏及周边580名大学生、产后求职的年轻妈妈们一起将西部贫困地区水果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让3000多名西部山区果农成功脱贫。
10多年经营管理企业让我深刻感受到:谁排斥变革、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被历史淘汰。面向未来,我们会坚持“跟党一起奋斗、跟党一起创业、跟党一起圆梦”,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让更多人感受到舌尖上的甜蜜。
(讲述人:曾嬿,系江苏苏洪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学术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王斯敏、严圣禾 本报通讯员 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