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6日 星期二

    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谢晓亮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6日 07版)

        【获奖者心声】

        河北是中药资源大省。近年来,面向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我带领团队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推进中药材特色产业优势区建设,努力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石家庄西部太行山深处的井陉县洞阳坡,连翘丛生,漫山遍野。都说靠山吃山,可是要把野生连翘资源利用起来,首先得解决技术难题。为此,我带领团队开展了连翘野生抚育技术、授粉技术、产地加工技术等系统研究,建立了连翘生态栽培技术体系,推广辐射河北太行山区25万亩以上土地,形成了“不与农田抢地、不惧山高坡陡”的产业扶贫模式,上万名农民参与连翘种植采收,扶贫增收效果显著。

        在石家庄灵寿县这个山多地少的国家级贫困县,我带领团队推广培育丹杂1号、冀丹2号、冀丹3号等丹参系列新品种,指导20多家中药材种植户开展合作,在慈峪村、水泉村、陈庄等地发展丹参等药材种植53000亩,涉及160多个贫困山村,带动贫困人口2985人,人均增收1966元,并助推“灵寿丹参”获得国家地理商标认证,树起了品牌,形成了特色产业。为了服务“三农”,我带领团队深入河北涉县山区,与当地农牧局合作,经三年多试验终于攻克柴胡种植难、保苗难、控草难三大难题,建立了“柴胡玉米套种轮作技术模式”。短短五年多时间,涉县柴胡种植逾10万亩,“柴胡玉米套种轮作技术模式”较单纯种植玉米平均每亩年增收1228.6元。

        农业科学研究时间长、过程艰辛,不经数年或数十年钻研,不足以成其果、成其才。但我坚信,只要应用导向鲜明、实践定位准确,在科技创新推动下,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讲述人:谢晓亮,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王斯敏、严圣禾 本报通讯员 景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