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10日 星期六

    落实易地扶贫搬迁,贵在文化

    作者:易奎香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10日 10版)

        【实践之声】  

        易地扶贫搬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加强安置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是一项有力举措。目前,贵州省委省政府和黔西南州已经在搬迁安置区为新居民实施文化建设“九个一工程”,要求“搬出文化、记住乡愁”。但是,我从参加州政协组织的调研和指导我县安置点“乡愁馆”建设工作中了解到,我州因为资金、人员及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限制,在新居民安置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是钱和人的问题。各级政府为了在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目标,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也只能基本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加上我州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缺口大,政府负债多,所以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就显得“手长衣袖短”,只有部分条件好的安置点基本达到要求,大部分安置点达不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标准。而文化服务中心又因为文化人才匮乏、编制和人员工资及活动经费等缺乏保障,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如安龙县的五福小镇和册亨县的巧马安置区,虽然都有文化服务中心和简易的图书阅览室、活动中心等,但这些活动场所面积小、不规范、不集中,不能统一规划、抱团服务,文化服务功能低下。

        二是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问题。首先,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进行甄别和发现,没有科学完整的“文化搬迁”规划,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元素往往会因搬迁而丢失。我州的三宝黎族乡,因黎族舞蹈“阿妹戚托”而闻名,整体搬迁出大山后更名为“阿妹戚托”小镇。在这个最完善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安置区,“阿妹戚托”获得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但仅仅一个民族舞蹈并不能囊括一个民族乡的所有文化元素,其中苗族等其他文化元素就没有得到体现。其次,乡村非遗传承人年龄老化,出现人员断层。比如在一个叫底西的苗族村寨,自古流传着优美的口弦琴,但是目前只有3个老人会吹奏。此外,因为国家对地方文化传承与保护项目的财政补助不够,导致文化传承保护场地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备缺乏保障。

        针对以上问题,我希望中央加大对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山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针对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山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系列扶持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的建设标准,中央全额拨款支持脱贫攻坚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安置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一步到位,并把具有保护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保护名录。

        第二个建议是有针对性地做好文化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一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以提升基层文化阵地的服务能力;二要派出专家队伍,为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咨询、指导服务,尤其是帮助整乡、整村、整寨易地搬迁的地方做好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评价和规划,就如何真正“搬出文化”,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只有通过完善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丰富完整的优秀民族文化传承,才能让易地搬迁安置区的新居民逐步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作者:易奎香,系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委员、安龙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五福小镇文化服务管理站副站长)

        (本报通讯员 徐礼涵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