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
嘉宾:
王燕文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丁梅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天津市副主委,天津市河东区副区长
万建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燕凌 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村公共管理研究院教授
主持人:
本报记者 俞海萍 本报通讯员 周程祎
春播秋收,四季循环。踏着自然的韵律,人们在农村大地上一年年地耕耘,不仅收获了累累硕果,还培育出丰富隽永的乡土文化。守护、振兴这些文化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怎样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我们今天邀请了四位嘉宾,就如何长久持效做好农村基本文化服务建设展开讨论。
1.因地制宜重实用
记者: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您认为能从哪些方面着力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实用性,使农村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丁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目前,文化服务适用性不高的一个原因就是针对性不足、多元化不够。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区域在文化传统和文化需求方面有着很大差异,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因此,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一定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多元化,精准对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农民的现实需求。
万建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应该顺应文化的地方性、差异性和多元性,依据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地方文化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逐步形成符合当地语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譬如,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每年在8月1日前后举办赛马文化节,政府为村、乡的赛马活动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围绕赛马采取了一系列公共服务的措施。以赛马节日活动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之成为影响广泛的文化品牌。同时,节日活动的有序开展,也保护和传承了藏民族这一富有标志性的文化传统。这样的文化建设,将传统与现代贯穿了起来,不仅满足了当地人的文化需求,也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李燕凌: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兴盛,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覆盖面不宽、实用性偏弱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当加强资源整合,拓宽建设领域,突出建设重点,注重体系实用。要打牢优秀传统器物文化建设基础,保护好传统村落村寨建筑和农业工程遗迹遗产,因地制宜,恢复建设农耕文化器物观赏精品。要深入挖掘乡规民约、纯朴家训、乡贤名士优秀事迹,发扬光大本土制度文化精髓。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创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大舞台。加快形成覆盖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看得见、摸得到、听得懂、讲得清、学得好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用体系。
2.广开渠道补短板
记者:“文化送到门上,但没送到百姓心坎上。”目前在农村公共文化的资源配置、服务供给和政策保障等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和不足?如何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建设者?
丁梅:我是在基层分管了13年文化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亲身经历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和积极变化。但在实际工作和调研过程中,我感觉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体上仍然处于政府直接供给的阶段,社会力量投入的意愿不强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渠道比较少;再如,供给主体单一使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受到局限,由上到下程式化的问题比较严重,与农民实际文化需求对接不精准,再加上农村“空心化”的影响,有些地方出现了文化惠民活动应者寥寥,基层干部“既要费心组织活动,又要费力组织观众”的情况,甚至要利用农村办喜事的机会来搞农村电影放映以避免无人观看的尴尬局面;还如,农村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本地文化人才作用发挥不突出,参与本地公共文化服务的程度不深,等等。
万建中:之所以出现“文化送到门上,但没有送到百姓的心坎上”的窘况,主要原因在于事先没有广泛征求当地人的意见,不了解村民到底需要哪些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导致送上门的文化与村民的需求完全脱节。应该让当地村民来决定提供什么样的文化服务,尤其不能以城市的标准来规范农村文化服务。举个例子,农家书屋是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成效。但建成什么样的书屋,村落之间应该是有差异的。由于缺乏针对性和不了解当地人的阅读欲望,书屋的书刊和电子产品难以激发村民的阅读兴趣,致使一些书屋每天都是“铁将军把门”,或者成为麻将馆,如此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方面应当不断供给村民所需求的阅读资源,另一方面要在村民中培养阅读骨干,带动和引导村民进行阅读,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村民普遍存在的阅读需求。农村文化建设极易滑向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是由于工作不细致、缺乏调查研究和可持续性造成的。
李燕凌:目前,农村公共文化的资源配置、服务供给和政策保障还存在短板和不足:单一供给与外部决策机制,导致政府失灵;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内容同一化,“被供给”降低农村文化服务绩效;搭台者出钱,看戏者不买单。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充分尊重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作用,让农民群众成为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建设者。要广开渠道建立多元供给机制,吸引包括农民群众在内的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推动设施统一管理和综合利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选址、设计和建设,都应当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既要符合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和特点,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又要彰显当地特色风格,使之具有“圈粉”效力。要不断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推出更多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让农民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中担当主角。
3.扎根本土育人才
记者:人才是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的生力军,怎样打造一支“管得好、用得上、永不走”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基层创造活力?
王燕文:多年来,我们在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方面想了很多办法,不少地方也增加了编制、充实了人员,但总体来看,依然没有解决好基层文化队伍“人从哪里来”“怎样留住人”的问题。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跳出了单纯依靠行政力量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工作的思维定式,把志愿者作为主体力量,把志愿服务作为主要活动方式。县乡村分别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支队、志愿服务队,三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做志愿者,引导在职党员、“百姓名嘴”、先进模范人物、“新乡贤”等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把活跃在农村的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把群众从宗教活动场所吸引到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中来,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丁梅:农村基层文化机构缺乏专人运营和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薄弱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单纯靠增加编制、增加投入的方式已难以为继,也很难留住高水平的人才。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应采取多元化的思路,农村现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艺爱好者和文化热心人,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于农村的文化极为熟悉。要把这部分体制外的人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采取政策补贴+志愿服务的形式,实现文化服务和管理人才的本地化。对于这些民间文化服务人才要加强管理、服务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成为永远不走的文化工作队。
万建中: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不在于引入,而在于从当地发掘和培养。实际上,每个村镇都有文化精英,他们秉承当地文化传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热爱当地的文化事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村民不懂文化,没有文化,不能自行开展文化建设,这是一些主管部门普遍的偏见。更为普遍的误解是只把村民视为文化服务的对象。文化建设当然要惠及村民,但村民同样拥有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地位,绝不是被动的“他者”。农村文化建设应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并行,如此,公共文化的营造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目前情况看,后者明显弱于前者。给予当地文化精英公共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农村的文化事业应该让农民自己做主,尤其要让当地文化精英说话,还给他们充分的话语权。故而,从政策的制订到具体措施的落实,都应全面倾听和吸纳他们的意见。这样制订出来的政策才是符合实际的,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李燕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根”在公共性、“魂”在公益性。打造一支长期甘愿服务“三农”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激发基层文化服务的创造活力,持续推进农村文化振兴发展。培育扎根乡村的新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一要有情怀“永不走”,经得住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锤炼,立志于长期坚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懂文艺爱农村爱农民。二要有本领“用得上”,勤于学习各种优秀的乡村文化艺术,善于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充分利用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的乡村文艺品牌。三要有机制“管得好”。搭建良好的农村文化服务人才平台,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依靠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农村文化服务人才,支持乡村文化能人成长成才。
4.整合资源谋创新
记者: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百姓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给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您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
王燕文:农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基层文化工作必须牢牢扎根于脚下的土地,贴近并引领群众的口味和喜好,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我调研的一些试点地区,都注重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设,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通过PC端、移动互联网、智慧云平台、有线电视、应急广播等,推进各种文化服务项目和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精准化、便捷化水平,有效扩大参与率覆盖面,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丁梅:要转变单纯“送文化下乡”的思路,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体现乡土文化特色。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农民最为欢迎的还是“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小见大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他们看得懂、有共鸣,能从中感受深切的悲欢,学到更多的道理。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农村地区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家风故事等等。要加大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力度,引入专业力量对传统剧目和艺术形式进行打磨和提升,融入时代特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乡土文化成为农村文化服务供给的源头活水。
万建中:农村文化一直倾向于硬件建设,旨在为村民的文化活动提供场所。从实际效用看,这些硬件设施所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原因在于其与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不能融合起来。比如村子里安装了健身器材,可村民劳作了一天,哪有精力锻炼?这些器材便成为摆设。因此,文化建设应尽量避免想当然,不能将城市社区文化模式移植到乡村,而是要在村落传统的基础上重塑文化范式。随着村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弘扬本民族本地区文化传统的意识较之以往更为清晰,更期待文化服务是自己所钟情的。因此,文化建设的向度尤其应朝着当地的日常生活世界靠拢,所开展的文化服务倘若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缺少关联性,极有可能遭遇村民的冷落,往往事与愿违。
李燕凌: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要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开拓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为四个结合:一是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相结合,劳动生产是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不竭之源,产业兴旺必将推动深刻的文化变革;二是与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互联网5G、物联网等新的网络信息和电子商务技术,有力地支持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三是与新型文化业态相结合,公益性的城市文化“下乡”与市场化的农民创新文化“进城”双向流动,催生出更多城乡融合的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四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繁荣相结合,将丰富绚丽的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重现原生田园风光和原本乡情乡愁,促进农村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推动农村文化市场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