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0平方米的养鸡场里,零星有几个工人在消毒厂房,竟不见一只鸡。自从实行了“公司加农户”的富民兴村计划以来,曹圣伟创办的浙江和盈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仿佛成了一根扁担——一头挑农民,一头挑市场。
养鸡的任务被承包给了当地的村民,公司负责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和统一建鸡舍、处理鸡粪等标准化服务。一年下来,一户村民的收入能增加近10万元,公司实现了1.4亿元的年销售额。
在用地紧张的浙东山区县天台县,如何整合小农经济使其发挥规模效益,为土地赋能,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天台走出了一条用全域大农场托起小农经济的效益农业、生态农业之路。
生产:为土地赋能增效
在葛浩亮的本心农业蔬菜大棚里,不同颜色形状的西红柿,在冬日的阳光里格外喜人。这样丰收的场景在本心农业大棚里四季可见。连栋的智能玻璃温室系统,配备有加热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确保大棚内的温度、湿度控制在最符合蔬菜生产的范围内,实现冬菜夏种、夏菜冬种。
“我们把植物的种植密度都控制在采光单位之内,尽可能把每一寸土地的阳光充分利用,垂挂方式尽可能让阳光和养料都综合利用到最高点。”葛浩亮说,不仅大棚里的蔬菜卖出了水果的价格,还让土地发挥出了更大的效益。
杨梅种植大户裘昌红,骑着政府配备的自行车穿梭在山地之间,他传授的用绿肥提升杨梅甜度水分的方法,农户很信得过。在天台县,像裘昌红这样农务做得好、有技术的农民,被政府聘请为“单车农情员”,是田间地头的土专家。
绿色化、标准化、精细化、规模化、品牌化、信息化……向科技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经验要效益。2018年年初,天台县启动“天台大农场”建设三年规划,全县域统筹提升农业质量、保险、品牌和营销。
大农场建设,让曾经条块分割、自给自足、逐渐边缘化的小农经济,开始审视自身的比较优势,挖掘出土地的更高价值。借助这一平台,全县受益农民达2.51万人,收入同比增加28.7%。
生活:让农业既赚钱又好玩
种植大户罗小统所在的合作社拥有近2000亩的葡萄、杨梅、梨等水果,去年他搞了个智慧认种活动,客户在手机App上下单,就可以远程全程操作、观看农产品的浇水、施肥、用药、剪枝,足不出户就满足了都市人的“田园瘾”。如果愿意,还可以前来参与认养植物的农事活动,体验田园生活。
一场活动下来,已有3000余人认种葡萄、杨梅等,客户遍及长三角、北京、广州等地。这种订单农业+智慧农业的尝试,让罗小统提前掌握市场的准确需求量,客户的全程参与也让买家成为农产品的监督方,打响了生态农业品牌。一年下来,盈利30余万元。
智慧农业在天台,给当地农民和市民都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几个月前,宁波游客陈明从天台县泳溪乡的梯田上带走了100公斤香米。陈明和朋友一起通过网上预约“香米认种”活动,从此他在高高的梯田上拥有自己的生态稻田。平时稻田交由村里的农户托管,由农户提供从插秧、施肥、除虫到收割全程服务。有时间的话,他就自驾过来,参与农事活动。种植过程选择少用或不用农药、化肥,全由他说了算。
不仅赚钱,而且好玩。在线上,“天台大农场、绿色中农批”信息服务平台、“天台大农场”微信小程序,让客户在手机App上就能下单进行“认种认养认租”和购买农产品,“够周猪”、小狗牛、石斑鱼,甚至稻谷、蔬菜、水果等都成为受欢迎的“网红产品”。认种带来流转土地7800余亩,让1800余户农民直接受益。
线下,天台县与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中农批天台绿色农产品物流园,以“物流园+产地市场+种植养殖基地+小农户”的模式,促进农产品流通。
通过这种认种认养认租模式,中农批与天台县农合联、圆圆电子商务与茶丰村、华顶国际旅行社与雷峰乡签订3份大型认购合作协议,一株红朱柿树以10888元的高价被认购。天台县本心农业公司种植、采摘期达到17个月的线茄,今年产量增长2.8倍,达1400吨,却仍然供不应求。公司负责人葛浩亮说,搭上“大农场”快车,公司客户结构明显提质,不仅直供超市,精致的网售也大幅增长。
生态:是大农场更是大花园
一个县就是一个大农场,家家户户就是小引擎。
“小农经济在大市场重焕生机。”在天台县委书记管文新看来,互联网、现代物流体系等,前所未有地打破了偏远乡村与消费大市场的空间距离,小农经济华丽转身,在大市场里价值凸显。
不仅是大农场,更是大花园。观赏、采摘、品尝、认购、认种,“一乡一节”活动平台的推出,使天台县以节为媒的农事文化,将本土农耕文化和乡村特色旅游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为“天台大农场”聚集了人气。
雷峰乡的黄家塘村,推出了“春日梨花观光游、夏日杨梅清凉游、秋日登高采柿游、冬日寻踪访古游”的四季特色游;龙溪乡的寒岩村,投资种植的200多亩荷花,吸引了一拨又一拨都市人家:闲了赏荷塘胜景,饿了吃新鲜莲子,渴了饮清新莲子汤,热了撑把荷叶伞,在荷花“盛宴”中,传播了和合文化;在南屏乡,鹅卵石铺地的游步道连接起前杨村和南黄古道,游客络绎不绝,连续举办八届的红枫节让周末来南屏呼吸新鲜空气,顺便带点农产品回家,成为受周边市民欢迎的生活方式。
一田一处景、一线一风光、一区一亮点、一县一幅画,生机勃勃的田园交响曲,绘就了美丽乡村升级版的生动画卷。“数字农业、共享农业、游玩农业的发展,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管文新表示。
(本报记者 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