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一带一路”上海国际论坛:

    与欧亚地区共享开放发展机遇

    作者:本报记者 曹元龙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7日 08版)

        特殊的节点往往具有特殊的意义。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还将在上海举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背后的逻辑一脉相承,那就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助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决心矢志不渝。“一带一路”建设基于开放合作,聚焦互联互通,意在互利共赢。作为沿线的重要地区和伙伴,欧亚地区国家认为,“一带一路”为地区和世界的开放合作、共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这是日前在上海大学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上海国际论坛与会代表的一致观点。

        此次论坛由上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印度等欧亚地区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百余人,围绕“‘一带一路’与欧亚的繁荣稳定”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正如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在开幕式上所介绍的,本次论坛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聚焦诸多议题,挖掘新机遇,形成新智慧,将为欧亚地区各领域的开放合作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孙力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广受欢迎、惠及各方的国际公共产品,这也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有力证明。“一带一路”倡议既是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包容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是深化区域合作、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国主张,更体现了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向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责任担当。欧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5年来中国与欧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硕果累累,成绩喜人。

        外交部欧亚司参赞王镇在论坛上表示,欧亚地区国家与中方携手并肩,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比如,在设施联通上,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深入推进,许多互联互通咽喉和瓶颈被打通,地区国家较以前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贸易畅通上,中国始终保持着欧亚经济联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也是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2017年,中国同地区12国的贸易额总计超过1300亿美元,位于中哈边界的霍尔果斯边界合作中心是中国同外国建立的首个跨境经济贸易合作区。今年5月,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经贸合作协议,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发表关于贸易便利化的联合声明,这都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区域内贸易便利化水平。在资金融通方面,融资合作项目遍地开花,多个欧亚地区国家加入了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中国同欧亚多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

        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达夫拉特佐达·帕尔维兹与会指出,塔吉克斯坦一贯认为“一带一路”是中方提出的非常友好的倡议,有助于共同维护和平、繁荣和开展互利合作。在当前大背景下,跨境的基础设施路线的建设尤为重要。塔吉克斯坦等多数中亚国家是山地国家,没有出海口,离世界主要的运输通道比较远,并且缺少铁路和现代化高规格的公路。而“一带一路”倡导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正在为中亚的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符合塔吉克斯坦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利益需求。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永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合作理念以及中国政府在推进“一带一路”中所采取的机制建设,对中亚国家而言无疑具有吸引力。保持中亚稳定的最重要一点是在中亚地区和上海合作组织内部真正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亚与周边国家的利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更应该践行互利共赢原则、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让上海精神来指导我们之间的关系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司法部律师进修中心专家萨伊多娃表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上海举行,乌兹别克斯坦派出了阵容庞大的代表团来推介乌兹别克斯坦制造的品牌。目前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大力加强与中国等周边国家的进出口贸易,需要积极参与各种跨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以便使商品尽快到达全球最发达的消费市场。而“一带一路”给亚欧大陆带来了积极变化,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各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对外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

        (本报上海10月26日电 本报记者 曹元龙)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