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不仅是古代中国连接南北的水路大动脉,更是一条流动的文化之河,凝结了中华先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中国智慧,非遗资源非常丰富与厚重。
6月9日,在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北京市文化局首次与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文化厅局联手,在京举办“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集中展出与大运河相关的非遗代表性项目58项,近400件套作品,118位传承人进行了现场展示,这是近年来北京市举办的最大规模的非遗主题活动。
规模大 范围广
“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突破了以往非遗展以作品展示和技艺展示为主的常规展示方式,为观众提供了浸入式体验。参展的非遗项目既有西湖龙井、苏绣、杨柳青木版年画、天津泥人张等知名非遗项目,也有公众不常见到的木拱桥传统营造、蓝夹缬、雕版印刷、传统造船、唐三彩烧制等传世绝技。项目内容丰富,技艺水平高,种类范围广,一展览尽大运河沿线8省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实属难得和罕见,也是8省市擦亮大运河这一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
北京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从流淌着的遗产中挖掘出“活”的历史,古为今用。
内容新 形式巧
“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分两大主题,分别是“大运河上的文化传统”和“大运河畔的文化传承”。
“大运河上的文化传统”以大运河自南向北流向为主线,突出了大运河沿线非遗“传”的作用,将非遗“传承人、核心技艺、经典作品”作为重点内容展陈,与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各省市人文风物、自然环境相映衬,营造出大运河文化带非遗经典文化走廊景观,讲述大运河千年流淌的文化传承故事。
“大运河畔的文化传承”突出大运河沿线非遗“承”的作用,以京津冀为核心,以通州古城为展陈环境氛围营造主体,凸显通州作为首都城市副中心在大运河文化带中的重要历史文化地位,将“非遗与教育”“非遗与文创”“非遗展演展示体验互动”等方面的京津冀非遗保护工作成果作为主要内容,呈现京津冀三地文化同源、大运河文化带各省市齐心协力、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动实践。
各展区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选取凸显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人文风物、自然景观等标志性文化符号进行场景呈现,营造出大运河沿线地区各具特色又相互联动的文化情境。两个展区通过室外景观廊道,完成时空转换,以“船、桥、岸”的脉络为大家呈现大运河沿线五彩斑斓的传统文化画卷。
作品精 互动强
据介绍,参展的非遗作品都是优中选优,代表了各项目的最高水平。透过不同地区的展品,折射出大运河文化在历史渐进过程中交流融合、创新发展、独特丰富之处。如北京非遗在充分汲取各地精华的基础上,还形成了技艺精湛、巧夺天工的宫廷艺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燕京八绝”技艺,从一个侧面演绎了北京是“水上漂来的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国家级传承人钟连盛现场演示了“燕京八绝”技艺之一——景泰蓝的制作技艺。
参展的非遗项目,既有像荣宝斋、同仁堂、全聚德等老字号,也有像河北的蔚县剪纸、江苏的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河南的唐三彩制作技艺等一批传统技艺的经典产品,还有一批融入了非遗传统文化内涵和设计理念的非遗衍生品,如兔儿爷系列装饰作品,依文集团开发的具有“时尚范儿”的传统服装等。
展览中,许多观众兴致勃勃地参加非遗传统技艺体验,制作脸谱皮影,解九连环,抖空竹等,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非遗技艺的文化魅力和艺术趣味。
(本报北京6月9日电 本报记者 张景华)